更新日期:2021-01-18 11:19
内江铁路机械学校质量年报
一、基本情况
1.概述
内江铁路机械学校成立于1952年,具有64年悠久的办学历史,是由四川省教育厅直属管理的公办中职学校。
学校秉承“上学下达,与时偕行”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爱国奉献”的传统,坚持“德育为先,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办专、办精、办出特色”的发展战略,突出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专业方向,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校于2014年通过第二批国家示范中职学校验收。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内务管理示范校”、“四川省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是教育部德育实验基地,铁道部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基地。
2.规模和结构
学校现有在校生数2627人,2016年毕业909人,新招生总数571人。学校目前开设有8个专业,主要培养轨道交通系统和电气技术、数控加工相关岗位技能型人才。
3.设施设备
学校占地面积达
学校拥有固定资产4510.63万元,实训设备资产总值1497.39万元,比上年增加教学设备37.13万元,增加实训设备11.23万元。学校生均教学设备达到0.31万元,生均实训设备达到0.57万元。
学校建有7个校内实训基地,生均工位数达0.91个。为补充实训教学需要,学校还建有22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纸质图书数101733册,电子图书32万册,本年度共计新增图书14768册。生均图书达38册。图书馆阅览室设有463个座位。
4.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333人,其中专任教师151人,专任教师中含公共基础课151人,专业课教师111人。学校还聘有15名企业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程授课任务,占专业教师11.9%。
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0人,占专任教师20%;本科学历120人,占80%。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65人,占教师总数43%;中级职称40人,占27%;初级职称34人,占22%。35岁以下教师77人,占51%,36~45岁30人,占20%,46岁以上44人,占29%。专业课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99人,占89%。
5.经费投入
2016年学校获得中央财政投入经费326.1万元,地方财政投入经费2954.83万元。日常教学经费占学校开支的32.76%;用于教师培训费用36.97万元;用于教改经费39.74万元;用于科研经费8.09万元。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1.建立全面育人机制,夯实德育教育的基础
第一,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学校配备专职德育工作人员7名,专职德育教师6名,德育教师专业对口率100%。
第二,科学规划德育工作体系。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开够德育课程,开足德育课程课时;设立德育实践周,引导学生培养职业规范、职业操守意识;坚持抓好团组织活动、班级主题班会活动、重大历史节日纪念日活动,坚持每晚收看《新闻联播》节目,向学生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业成绩中增设德育学分,科学分项评定学生操行成绩,对德育学分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尝试专职班主任制度,关注重点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
第三,多渠道,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将《国学》、《音乐》等课程纳入必修课;坚持开展名师讲堂活动,开拓学生眼界;发挥共青团和学生会作用,设立双周一下午为团日活动时间;每年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评比校园文明风采明星;学校成立21个学生社团,1404名学生加入了社团组织,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提升生活情趣。2016年,学校2488人次参加春运、暑运等各种社会志愿服务活动,1118人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举办春、秋两季运动会;增设课间跑操和晚自习跑操活动,每班每周增设军体课活动;学校聘用两名心理学专职教师,建设有70平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做心理辅导。这些措施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珍视健康、和谐发展。
第四,落实“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学校通过禁毒展览、防艾滋病讲座、创业讲座、防恐防地震演练等手段;坚持一岗双责和一日常规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坚持班主任“八必到”,落实班主任责任和考核;合理调整学生内务整理、卫生清扫、食堂供餐等时间,确保学生养成按时就餐习惯;改造食堂加工和储藏间、坚持食品留样制度,保障食品安全;选派学生代表,师生共同到内江师范学院等学校的食堂调研学习,改进菜品、推行餐盘就餐、添置更换就餐桌椅,提升就餐服务质量;落实教职工首遇责任制,积极为师生服务。
2016年实现全年学校无校园暴力事件、零学生犯罪人次,355名学生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5名学生递交入党志愿书。全校操行成绩评为良好以上的学生达到84%。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为85%。我校学生志愿者长年照顾孤寡老人陈婆婆的事例还被内江晚报以《四年爱心接力:97岁失明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饭菜》为题,予以专题报道。
2.适应终身发展、终身教育的需要,提高培养质量。
第一,学校以学生终身发展为视角,科学制定培养方案。针对学校首次单招考试在学生中引起的积极反响,修订数控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方案,将学制从2+1调整为2.5+0.5,增加在校时间,有针对性的加强文化课程辅导。
第二,重视技能鉴定和专业课程的深度结合,按照岗位和课程对接的模式开发课程,将技能鉴定作为技能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
第三,加大实训建设投入,生均工位数达0.91个,有效保障实训需求。
第四,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校建设有信息中心,拥有13台服务器,校园网出口达到
第五,针对学校专业的特点,积极推进学校技能大赛活动,每学期分专业、分岗位开展全校性技能大赛,促进学生学技能、比技能、强技能。2016年6名学生参加省、市技能大赛,获得市级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2016年毕业生双证率和毕业率均达到99%。专业技能合格率达到100%。
(二)就业质量
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专业特色为学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6年,学校共毕业学生909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9%,专业对口率达到95.7%,签订一年以上就业合同达92%。其中到国有企业单位工作的达45%,到民营企业工作达55%。毕业生初次就业月平均收入达到2601元。对口单招升学实现零突破,占毕业生4.4%。
(三)学生在校体验
学校通过学生座谈会、校长信箱、家长会、QQ群、微信群、网站留言本等建立家校、师生、教学监管部门间的联系通道。通过抽样调查,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满意度达85.3%;对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5.4%,对实训满意度达93.7%,对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5.5%,对校园生活满意度达97.5%,对校园安全满意度达100%。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完善就业体系,2016年召开首届企业供需见面会,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到99%。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布局
学校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市场调研,及时把控企业的用工标准和需求变化。根据国务院《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结合成都铁路局辖区渝万铁路、成贵高铁、成渝高铁、渝昆高铁等线路修建和通车情况,结合成都地铁公司2020年发展规划
根据市场用人变化,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招收3个班级,比15年新增一个班级。
2.质量保证
第一,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学校针对各个专业成立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校企合作开发了9门课程。各专业课程学时总数达25466学时,专业课学时总数15642学时。其中专业核心课学时6948学时,专业技能课学时3884学时。学校重视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支撑作用,各专业公共基础课时学时总数达9824学时,其中语文课1481学时,数学课1620学时,外语课1408学时,体育健康课1332学时,公共艺术课1700学时。德育和公共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选用教材。针对专业和区域特点,开发校本教材11本,教师参编公开出版教材2本。
第二,建立全方位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建立了校领导听课授课制度,2016年人均听课8课时,人均上课4学时。学校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1人获得省级立项课题。
学校建立了《内江铁路机械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制度》,构建了教学管理部门评、同行评、学生评的三级评价体系,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总结、考试效果纳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评指标。2016年全体教师均获得合格及以上等级,10.2%的教师考评为优秀。
建立预警、容错机制。学校建立《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信息互通制度》,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形成教育合力,对学业困难、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及时预警;制定并实施课程重修制度,对学生采取组班重修和辅导重修的方式弥补课程学习不足;加强教务管理部门和班级联系制度,教务管理部门每两周搜集、分析各班教学情况;加强家校沟通,对学习懒散的学生由学校组织家长见面会,实行诫勉谈话。
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016年教师培训经费占学校日常经费3%。
第一,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校双周一固定为教师教学业务学习,学校定期在教师中举行说课、公开课竞赛,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现代教学理论的培训。
第二,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提升学历,开拓视野。3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人均达180学时;25名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平均达48课时;2名教师参加了市级培训。学校积极支持教师提升学历,对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合格的教师予以全额报销学习费用,16年有31名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的学习。
第三,鼓励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建立校外教师培训基地数9个。全年111人次到企业参加实践,人均企业实践11天。
第四,分类培养。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人力资源部门系统为新入职教师开展人事制度管理、考评培训;教务部门对新入职教师指定指导教师,通过制定培养计划、示范授课、听课、评课等手段指导新入职教师的业务知识;落实企业实践制度,创造条件将青年教师安排到实训室、企业参加实践,提升技能;制定《新入职教师考评制度》,明确晋职条件。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在实验室建设、课程开发、讲学、科研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8名资深教师成为全国轨道交通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四、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学校和成都地铁、广州地铁、成都铁路局等8个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覆盖各个专业。一年来,合作企业派遣1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820课时,占学校专业课课时5%,学校支付课时薪酬2.4万元。双方合作开发教材7本,共同开发课程9门。校企合作共建1个研发中心。建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3个。学校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111人次,人均实践11天。合作企业投入资金达266.39万元。学校采用送教上门,和西南交通大学联办网络教学等方式,为铁路沿线职工提升学历做出了贡献。
2.学生实习情况
一年来,我校22个校外学生实训基地在我校学生实习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生均认识实习时长达到5天,生均跟岗实习达到30天,生均顶岗实习达到118天。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率均达到100%。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制定了我校实习管理制度,购买了校方责任险,为每名实习学生购买人身意外险,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学生实习的指导和巡查,认真落实实习告知、安全教育、指导的责任,积极引导实习学生成为好学员、好员工、好能手。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良好以上达75%,合作企业接收学生就业比例达到90%。
五、社会贡献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16年,全校通过开展铁路电力司机培训班、铁路工务培训班、移动通信员培训班等多种对外技术培训服务,合计为企业培训技能人才398人。其中为成都铁路局培训电力机车司机技能人才250人。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33.43万元。为成都铁路局成都直动车段培训4名数控加工技术人员,实现了我校数控专业为铁路企业在职职工培训零突破。
2.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全年暑期、寒假到内江北高铁站和内江高客站参加安检、向导、咨询、值勤服务达340人天;为内江移动通信公司等企业培训员工639人,学校技能鉴定站面向社会开展数控车工、电工技能鉴定372人次,学校师生为社区、企业提供宽带安装、零件加工、设备维修等服务达82人次。
3.对口支援
学校参加了内江市《党员干部结对帮带十万困难家庭》活动,对口支援资中县配龙镇瞿家村20户困难家庭。学校采取每个中层干部落实一户困难家庭的方式,组织干部学习惠农政策、上门摸情况、想对策、出点子、出资金,采取一户一策的方式解决群众脱贫困难。通过联系村社干部,引导农户开展特种养殖、特色水果种植、落实子女教育、危旧房改造,解决困难家庭的实际困难。
学校今年和广安铁路运输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在教师培训、实训室建设、课程开发、培养方案制定等项目上支援对方开办铁路相关专业。
六、特色创新
1.以《国学》教学为载体,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于2006年启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课题研究工作,在撷取《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书籍的优秀篇章的基础上,编写出版了《国学简易教材初编》、《国学—经典美文选读》两本教材,在全校所有班级开设《国学》课程,构建了诵读-讨论-写作-演说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知(认知)-行(实践)-悟(感悟)的过程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内化。《国学简易教材初编》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新闻出版局评为“优秀川版图书”。
学校每年举办“读经典、诵经典”读书活动,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经典朗诵”活动,创建“人文讲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座。
2.营造真实工作情景,实现专业课程理实一体教学
我校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了“任务引领,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特别是采用情境教学的做法,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通过企业调研,由行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根据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要求,制定了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制定适应企业工作实际的课程标准,为实训室建设奠定基础。对各门专业课专业技能的培养情景进行分析和分解,将工作任务群细化为小项目,确保在2课时内完成,为实施奠定基础。
然后,实训室的建设依据教学情境构建的需要,科学设定实训项目,设备的配置、安放、使用都围绕实施“任务”和“理实一体”的要求。
最后,教学的设计紧密围绕任务实施的情境营造、操作流程、工艺标准、考核方法来制定。
通过两年的实施,现在校内实训基地能实现绝大多数行业岗位工作任务实训,学生在校内就可以熟练操控设备,提升技能水平,缩短学生上岗成熟期。
3.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塑造健康体魄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挂帅,学生教育、教学、后勤服务、体育教研组负责人共同组建的体育工作委员会,全面谋划学生的体质健康和体育锻炼工作。学校体育设施齐全,建有标准运动场一个,篮球、排球场5个,羽毛球场5个,乒乓球台、单双杠设施若干。通过学生入学体检即建立档案,掌握学生身体基本情况。科学制定学校作息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时间,保障学生按时、充分的就餐、学习、锻炼、休息时间;通过展板、营养学知识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关注体质健康的意识;在教学计划、教学进程的制定上,保障每周至少一次体育课,每年春秋两季召开全校运动会;以体育课为主线,分年级、分学期开设球类、体操、田径等各项体育教学,教会学生身体锻炼的方法,辅以上午课间、晚自习课后全校班级集体跑操活动,晨练,下午课后个体锻炼、社团单项竞技、班级对抗活动等各种锻炼形式;针对各专业工作岗位的特点,制定各专业的体能锻炼标准;坚持每年的体质测评工作,将体育课程考核标准和测评标准衔接。
七、学校党建工作
学校现有党员229人,其中学生党员1名,组建党支部22个。在学校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学校认真开展党建工作和教育活动。一是加强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和组织发展工作,强化党员意识。坚持领导班子每期上党课活动。推进党员亮身份、下班级、“五创五带头”创示范岗活动。开展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二是强化纪律意识。制定《整治侵害师生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实施方案》,开展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三是强化基础。坚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在职称评审、晋级中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每单周一坚持开展政治学习,深入了解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片,参观警示教育展览;坚持“三会一课”和中心组学习;坚持“一岗双责”,层层签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学校本年内对党务工作人员培训78人次,对22名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42次培训活动,订购党报党刊16份。本年度2名党员、1个党支部获得省级表彰。
八、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是由于近十年国家高速铁路飞速发展,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的技术成果逐渐转化为中国自身的技术,我国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设备进入一个换代更新和提升时期,
二是由于安全等因素考虑,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的管理制度使学校顶岗实习受到了制约,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受到限制,但学生要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上岗证书又必须经过实践岗位培训才能达到上岗要求,这两者的矛盾冲突需要制度的突破。
为此学校后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积极推进用工制度的改革,实行同工同酬、优质优酬,加大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引入力度;核准教师工作量,加强教师实践培训的力度,拓宽教师企业实践岗位,解决教师因参加现场实践而造成课时薪酬减少的补充。
二是以电气化铁道供电专业现代学徒制研究为契机,探索新的学生培养的机制,适应企业技术革新和铁路总公司管理体系变革的新形势。
三是主动构建新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同成都地铁的合作,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招生工作的推进,总结经验。通过牵头职教集团、职教联盟等方式,和成都铁路局等用工量大的企业合作,扩大入校即组建订单班的学生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