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9-07-16 16:23
摘要: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宗旨、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构建了“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助推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办学思想;围绕“以文化建设为基础、专业建设为核心、素能建设为重点”的办学思路;提炼了“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就业本领和发展本领”的教育教学理念;
学校始建于1984年,位于德江县青龙镇芳林村,其前身是德江县农业中学,1987年更名为德江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2000年与德江县民族中学联合办学更名为德江县职业中学,2010年与德江县民族中学剥离单独办学,按照上级要求更名为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德江县委政府组织专家对职校进行调研,出台了《德江县关于实现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意见》等文件,打造一流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心,投资2.6亿元修建新校区。
现学校占地330亩,可容纳6000人。有教职工19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66人。在校学生2804人。学校运动场、蓝球场、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等各种教学设施齐全,图书室藏书17万册。设有学前教育、农业医护、电子电工、汽车应用维修、社会公共服务五个专业部,其中有与省内外实施联合办学,与铜仁职院共建专业办学的专业。 办学方针 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宗旨、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构建了“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助推地方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办学思想;围绕“以文化建设为基础、专业建设为核心、素能建设为重点”的办学思路;提炼了“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就业本领和发展本领”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出了“研究学生、研究学校、研究市场、研究社会”的根本方法;定位了倾力打造学生“三个品质素养”(道德品质素养,行为能力素养、专业技能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科学分类了“三种技能”专业类型(技术型、艺术型、服务型)。创新教育教学载体,实施“三支队伍”建设(管理人员队伍、校本“双师型”教师队伍、社会专业技能教师队伍)。 学校管理 实行精细化管理,准军事化管理育人模式,强势推行普通话,开足开好沟通课、礼仪课,推行素能进课堂,全力打造艺术团。大胆开展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办学方式,在探索学校发展与创新管理中锤炼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灵魂,实现了“四个突破”:办学理念思路创新突破,学校转型突破,专业设置突破,招生人数突破。影响面不断扩大,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2012年2月获铜仁市中职学校“教育管理”一等奖;2013年被省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 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84年,是一所集职业教育、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教师继续教育、成人学历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5208平方米,运动场、蓝球场、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等各种设施较为齐全,藏书7余万册。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15个专业,其中,音乐、体育、 话务、美术专业都属于特色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护理等属于重点建设专业。 师资力量
德江县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806人。教职工110人,其中,本科学学历 53 人,专科学历 47人;取得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38人,初级职称 36人。自 2010年9月独立办学以来,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宗旨、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形成了“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本领和发展本领”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出了“研究学生、研究学校、研究市场、研究社会”的根本方法;定位了倾力打造学生“三个品质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道德品质素养,行为能力素养、专业技能素养);科学分类了“三种技能”专业类型(技术型、艺术型、服务型);推行了“三支队伍”建设工程(管理人员队伍、校本教师队伍、校外专业技能教师队伍)。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创新教育教学载体,强势推行普通话,开足开好沟通课,素能进课堂,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大胆尝试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工学结合等新的办学方式,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教育计划 为实现教育“9+3”计划,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我校正在实施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工程,此工程是省级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2.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18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12亿元。截止目前,一教学建筑区行政楼已封顶,第二教学建筑片区(12600平米)基础施工结束,运动区平场工作基本结束。学生宿舍1、2、3楼孔装已结束。有望在2013年9月份实现整体搬迁。 目前学校初步实现了“四个突破”:办学理念思路创新突破,学校转型突破,专业设置突破,招生人数突破。学校强化社会管理,影响面不断扩大,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2011年4月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9月获地委行署表彰。2012年获全市职业学校考核一等奖,全县效能考核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