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财政学校 更新日期:2025-02-10 06:19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综合治理,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支撑。按照学校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依法治校为学校教育及培训事业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夯实了基础。
(一)宣传提质增效,增强感知力。一是加强对外宣传,做好宣传舆情工作,讲好财校故事。全年发布各类信息355条,其中官网新闻198条,微信公众号63条,视频号47个,财校简报10期,宣传展板76块,在重庆日报客户端、市财政局网站(公众号)报道11篇,制作,公众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教育中心公众号新增粉丝3421人,累计发送推文252条,信息累计阅读量达17万余次。宣传工作总体质量在稳步提升。二是全年收到各类信访10余件,及时按规定进行办理,积极回应关切,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了学校声誉。
(二)财务规范有序,增强约束力。一是学校严格落实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等相关制度,及时准确完成年度预算、绩效编审工作,财政资金使用规范,根据年度预算安排,预算进度执行达100%。二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完成安全隐患整治、电梯更换、教材购置等19个政府采购项目。三是合理安排资金,确保收入应收尽收,支出合理适度。全年收支总体平衡略有盈余,确保了学校正常运转。
(三)人事群团兴队伍,增强战斗力。一是持续完善“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用人机制,聚焦结构优化、能力成长、考核监督与人岗相适,优化科室将学生科与招就科、教务科与电教科进行合署办公,对15个岗位进行轮岗,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通过集中公开招聘引进3名硕士研究生,优化干部职工队伍结构。三是分类分批组织教职工专题培训13次,安排了5名青年职工“国培”项目,组织43名职工东北财经大学参与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帮助青年职工拓展视野、激发干事热情、助推成长成才。四是群团工作。以服务学校教职工为中心,不断增强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年共计做好传统节日、儿童节、重阳节、教师节、生日、丧葬慰问、生育、生病住院慰问等679人次。为4名退休教师手续办理,举行退休教师荣休座谈会等。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组织三八妇女节和世界家庭日市急救中心家庭急救培训,组织参与两江新区教育系统运动会、两江新区篮球赛等;五是加强考核。以抓好日常劳动纪律、党徽和工作牌佩戴等作风考核为基础,严格做好年度科室考核、年度个人考核、文明科室考核、科研工作考核和师德师风考核,深入开展因私出国(境)监督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做好全校教职工相关证件的清理、登记与集中管理。
(四)后勤安全落细落小,增强保障力。以保障校园安全工作,着力改善校园环境,打造美丽校园为出发,实现学校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零发生目标。压实安全责任:校领导、科室负责人、科员层层签订了2024年安全责任书,召开4次学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全年开展警校合作检查,食品卫生、消防设施、电梯、电力巡检,节假日及重要节日安全隐患排查28次。开展系统安全隐患整治,包括完成室内篮球馆、电梯、学生技能实训中心漏水、电器设备、运动场灯杆等6项,为学校正常教学及生活等保驾护航。贯彻落实全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对学校资产进行清查、摸排,先后完成确定资产盘活清单、制定完善资产盘活方案、校外资产出租、推进资产确权以及接受专项审计等相关工作。校园美化修维修护,开展各类维修6500余次,设施设备巡查、保养1500余次。校园消杀280余次,垃圾清运460余桶。完成按季修剪校园苗木,园林式校园逐步形成。节能减排成果显著,校公共区域每月用电用水量同比往年节约3.5%;锅炉房水电气运比2023年节约2%左右。后勤服务单位满意度调查,1600余名师生参与,平均满意度达92.87%,较上年有所提升。
(五)财政学会持续赋能,增强吸引力。重庆市财政学会秘书处设在学校后,学会主动作为,积极发展会员,优化会员结构。2024年增补了36个单位会员和22名个人会员。目前全市已有33个区县财政局下属的39个企事业单位加入学会。办好学会刊物,讲好财政故事。在市局研究室的具体指导下,办好《重庆财政》杂志和《重庆财政年鉴》,秉持传递财政声音、记录财政历史、讲好财政故事,2024年杂志主要围绕“财政推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财政力量”等主题进行征稿、约稿,2024年共出版五期,每期杂志印刷1350余册。同时,学会围绕财政改革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会员开展自主性课题研究,共立项了14个课题(包括重点课题4个,专项课题1个,一般课题9个)。来自高校、市局处室、区县财政局、会员单位的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了课题研究,目前已完成选题征集、课题立项、开题答辩、中期管理等工作。学校将努力把学会刊物打造成为财政干部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及社会各界了解财政、关注财政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