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宁市卫生学校 更新日期:2025-02-05 06:43
1月12日,《广西日报》刊发南宁市卫健委瞄定高质量系列成果展《干字当头提质量 南宁卫校焕新颜》,全文如下:
办学层次亟待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排名靠后,学校发展承压……过去,南宁市卫生学校曾一度处境尴尬。然而,困境恰似变革的序曲,催生出学校破局突围的决心与斗志。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该校制定出台中长期发展“1335+N”新规划,从2024年1月开始,用三年的时间,以创建“双优学校”为引擎,确定标志性成果30条237个单项齐发力,通过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激励机制改革和校风、师风、学风建设,力争取得237项标志性成果,实现“五星、双优”目标并具备高职高专的办学基础条件,推动基础办学条件达到卓越水平。
南宁市卫生学校全景图
1 大刀阔斧促变革
决心一旦落地,便迅速化作大刀阔斧的实际行动,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改变。这所市级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逆势上扬超过1.3万人、就业率巩固在95%以上;成百上千师生在国家和自治区、南宁市级各类大赛中披荆斩棘频频获奖;推行“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至南宁市卫健系统前四位;提出了“1335+N”三年新发展新规划,大力推进自治区级“双优学校”建设,确定的三年标志性成果总任务30条237个单项,2024年已完成10条152个单项,已取得阶段进展9条42个单项,超额完成两条17个单项,累计已完成总任务数的63.3%和81.8%;产教融合、职教出海显成效,国际联合办学东盟合作班顺利招生;助力“9073”,聚焦“一老一小”人才培养重点推进两个专业群建设,为“健康南宁”建设提出了新型老年健康人培模式,获得了区市两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一校两区均衡发展”落在实处,“三项改革”“三风建设”“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体系初成,“三个课堂衔接联动”成新常态;出台助力教师职业发展晋升的5个平台政策,第一年高质量产出,科研立项申报40项、立项30项,获得区市两级立项10项、校级立项20项,区市两级重大立项两项,均创历史新高,职工满意度提升至本系统的前三位。推动高职院校筹设迈出新步伐,南宁市卫生学校高质量发展得到南宁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这些了不起的跨越源自该校在党建引领下,把握新阶段、新特点、新情况,聚焦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核心要点,强基固本、提质培优,积极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学校添活力、焕新颜。
创建于1972年的南宁市卫生学校,现拥有相思湖、黎塘两个校区,实训场地面积5.6万平方米,在校学生1.3万余名,教职工360余人,开设护理、婴幼儿托育、口腔修复工艺等11个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医学教育的本质是精英教育。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部明确提出了要停中职、控高职、稳本科,提升医学教育的生源质量。”该校校长曾伟表示,首府卫健系统庞大的医疗卫生资源,为学校的大健康专业的教学、见习、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当前办学层次仍较低,就业难度逐年增加,中职学历已不能满足当前医疗卫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用人需求,亟需顺应新时代提高办学层次。
为此,南宁市卫生学校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精心谋划中长期 “1335+N”发展新规划。对内,大刀阔斧改革管理制度、人事制度、激励机制,重塑校风、师风、学风;对外,朝着“五星、双优”的目标大步迈进,全力夯实高职高专办学基础,力求推动基础办学条件迈向卓越水准。
2 与时俱进优布局
“三胎政策开放后,考虑到以后可能就业需求会比较大,加上我本身很喜欢小朋友,对卫生类的知识感兴趣,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近日,在2024年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幼儿保育和婴幼儿托育专业学生基本技能考核(南宁市卫生学校考点)考核的学生邱小娴说。
在南宁卫生学校,像邱小娴这样选择托育专业的学生还有很多。近年来,随着人口政策红利释放以及老龄化社会压力,“一老一小”的服务需求逐渐变成社会的焦点。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专业设置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市场需求。南宁市卫生学校作为首府唯一的卫生学校,为服务“一老一小”开设婴幼儿托育专业,在护理专业设置老年护理、老年保健、老年能力评估等课程;打造“大健康护理服务”专业群,成为广西中职院校首批品牌专业、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据统计,2024年,南宁市卫生学校培养“一老一小”专业技能人才2000多名。同时还拓宽居家照护上门服务、养老机构上门服务、基层卫生健康服务、健康科普社区服务等渠道,为大健康产业及基层卫生服务培养人才,共筑健康南宁。
针对社会人群对行业培训的需求,南宁市卫校进一步盘活学校的场地、教学等资源,开展南宁市老龄健康管理、养老护理员、长期护理险、育婴员、母婴护理等十多个工种培训与鉴定近100场次6000人以上,实现育训并举。
南宁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婴儿抚触操作实训
3 重拳出击抓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提升办学层次的重要支撑。2023年以来,学校新增制订了《南宁市卫生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等26项新制度,着力“把时间还给老师、把老师还给学生”,为老师行政减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教学质量“加码”。职工满意度快速提升。
南宁市卫生学校还制定校级教科研立项工作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科研热情,同时严格执行三级督导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下,该校2024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40项,获批区市两级立项10项、区市两级重大立项2项、校级立项20项;发表论文27篇,编写教材6本,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优质教材2本;21篇论文参加区级评比,16篇获奖,产出质量居全区卫校前列;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国家级铜奖1项,自治区级奖项10项;参加全国检验技能竞赛,获奖9项;2024年护考通过率超过自治区达标线4.07%。
伴随着卫校招牌的不断擦亮,学校的生源更加稳定,学校也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2024年,该校共引进人才19人,其中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硕士研究生7人。
4 校企携手拓出路
走进宽敞明亮的南宁市卫生学校晶钻齿科产业学院口腔数字化中心,能看到整齐有序地展示着各式口腔附着体、BPS全口活动义齿等模型。旁边有些学生已经在熟练进行车瓷、上釉等生产操作。
“通过了解知道口腔修复未来的发展都挺好的,也考虑到将来可以去新加坡工作,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邓谢彬是南宁市卫生学校24级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东盟合作班的一名学生,他表示,来自新加坡的授课老师介绍了很多关于新加坡的工作环境和具体情况,让他对出国实习、就业充满期待。
“中国在数字化义齿生产方面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经验,新加坡急需引进精通数字化义齿设计和制造的专业技师,弥补新加坡的技术短板。”南宁市晶钻齿科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2024年4月,该校与新加坡数码之星有限公司、广东谱斯达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南宁市晶钻齿科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式举行“四方签约”,共谋产教融合新路径、同绘职教出海新篇章。9月,该校企联合东盟合作班开始招生,实现职教出海0的突破。该专业接轨国际大健康产业需求,面向全国高中毕业生招生,学生一经录取即可签订四方协议,学历受国家承认,毕业后择优推荐至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实习、就业。
“专业刚开班,我们还没怎么宣传推广,仅仅通过朋友圈便很快达到了开班的人数。”曾伟表示,后续学校还将继续加强专业建设,吸引更多的学生、企业一起书写职教出海故事,争取扩大到马来西亚、泰国等,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现代学徒制东盟班与新加坡星数义齿中心在晶钻产业学院举行见面座谈会
近年来,学校以建设高质量现代职业学校为目标,结合“金专业、金课程、金教师、金教材和金基地”建设,推动产教融合和职教出海,深化国际合作优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2024年,该校的《深耕“两强两精双轨式”育人模式 培养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国际人才助力职教出海》被纳入全市教育大会《首府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区材料汇编》推广。
明亮的教学大楼、更加雄厚的师资力量、更为有序的教学管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南宁市卫校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我们还将继续整合资源,提升办学层次,努力构建形成中职高职并存、中职高职贯通的办学格局,致力筹建一所首府南宁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成为首府南宁大健康产业技术人才培养新高地,且在教育改革、国际合作、‘一老一小’与大健康服务等领域取得新的更大突破。”曾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