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玉成汽车职业学校 更新日期:2025-02-14 01:53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时期,办学故事丰富多彩,体现了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通过教育培养革命人才的战略眼光。
位于长沙市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被誉为“红色摇篮”。毛泽东在这里不仅打下了学问、身体、思想和实践的基础,还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早期革命活动打下了基础。毛泽东还主办了一个工人夜学,免费教书,提高工农的觉悟和知识水平。新民学会的成立也受到了湖南第一师范的影响,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13名代表中有3位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学子。
劳动补习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共产党人和组织在工厂区领导创办的学校。1920年底,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北京大学学生会名义,委派邓中夏等人创办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是北方最早的工人教育机构。1921年,刘少奇在上海市西小沙渡开办劳动补习学校。之后,在上海工人集中地区杨树浦、吴淞、浦东等地多有开办。1922年刘少奇在湖南安源组办路矿工人补习学校,与工人运动相互促进,后学校增加至七所,学生近2000人。广东省,武汉、济南等工业城市开办较多。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发动工人运动,也培养了不少工人骨干,开创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实践。
党在苏区时期,尽管生活极端艰难困苦,党和苏维埃政府通过教育努力扫除文盲,培养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创造了“自由光明的新天地”。毛泽东在江西瑞金第二次全国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强调教育要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与劳动联系起来。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非常注重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创办各种夜校或识字班、列宁师范学校、中央农业学校以及高尔基戏剧学校等。从1933年春起,中央苏区陆续办了正规的干部学校,主要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苏维埃大学、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中央教育干部学校等。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创办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学校,开设了多种课程,为革命培养了大量人才。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原是番禺学宫,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办了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1600多名来自20个省区的农民运动干部。1926年5月—9月,在番禺学宫举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任所长。毛泽东担任了的所长期间,亲自给学生讲授了《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三门课程。周恩来同志曾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教员,讲授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彭湃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农民运动领导人,曾任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主任,并讲授海丰及东江农运状况。恽代英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中国史概要;萧楚女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帝国主义、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等课程;李立三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中国职工运动......这些革命志士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接受了系统的农民运动理论和方法的教育,并在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领导和推动了农民运动的发展,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办学故事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对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通过教育培养革命人才、传播革命理念的深远影响。
地址:铜陵市长江西路274号(安工校区)
分类:中专专业
地址:铜陵市长江西路274号(安工校区)
分类:中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