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西水利水电学校 更新日期:2023-12-21 11:21
12月7日,《中国水利报》专版刊登《勤之水清传禹脉 守正创新立潮头——写在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高职成立十周年之际》,展现学院高职成立十周年以来的奋斗成果。
“总要有人闻汛而动、逆水而行,洪水不退,我们不退!”11月17日晚,夜幕下,一场主题为“勤之水清·燃”的迎新晚会正在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操场上演。舞蹈《战洪意象》中,由学院学生们扮演的抗洪水利人正组成人墙齐声呐喊,引来台下热烈掌声,与学生们手里的荧光棒一起,点燃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水湖畔。
对18岁的杨玚同学来说,这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当晚,她被学长们的热血激昂深深打动。作为23级水工1班的新生,她来自九江市彭泽县,提及水利,她对家乡的白沙水库记忆犹深,那是去年当地遭受百年未遇干旱时,保障了白沙灌区一万多亩农田灌溉的“功臣”。“刚入学就感受到校园浓厚的水文化氛围,学水利特别有价值,对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更有信心了。”成长为一名水利人的种子在她心中暗暗埋下。
青春茫茫,心胸荡荡;鄱湖苍苍,赣水泱泱;勤之水清,山高水长。2023年11月18日,多少当年如杨玚一样的学子们将目光和惦念投向这里。这天,是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高职建设十周年的日子。
十年前,在白水湖畔,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高职犹如一颗勃发的种子,破土萌芽。立足于为基层水利事业发展输送人才,怀抱着“永葆鄱阳湖一湖清水”的殷切期盼,2013年,江西水利职业学院高职创立。恪守“勤之水清”校训,立足江西,依托水利,服务社会,十年来,已有3万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社会,成为水利、水电等行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成为投身水利事业的满天星火。一批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基层水利人才,为学院赢得了“江西水利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摇篮”的美誉。
“在多届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水利事业发展需要,守正创新,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走出一条具有水利特色的办学之路,为给江西水利事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江西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传彬在学院高职成立十周年总结大会上说。一种特色 水利专业布局领跑
高职十年,学院办学理念和目标定位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专业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
目前,学院设有水利工程系、资源环境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公共教学部等7个系部。紧密对接江西省现代水利、电力、先进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链,开设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量技术等29个高职专业。其中,水文水资源专业为全国优质水利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动漫制作技术2个专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工程监理等6个专业为江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院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获批建筑信息模型(BIM)等30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资格,将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结合,夯实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坚持‘水利+职业’办学特色,构建起以水利特色专业布局领跑,支撑专业相得益彰,新兴专业与传统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院党委书记谢彪说。
学院遵循“明德精技,融合致新”的办学理念,坚持给每个专业都出台培养方案,依托培养方案培养人才。以水文水资源专业为例,该专业教学团队是学院首个成立的专业教学团队,并带动水利工程系其他专业建设,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走出一条新路。
2015年,包括水文系统3位专家在内的18人水文水资源专业教学团队,经多番研究讨论形成了《水文水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份培养方案还会根据水利事业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2021年,学院邀请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主任方少文及双方专家、教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再次研讨和完善,这些都为学院明确水文专业发展定位,制定符合职业教育要求、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打下了坚实基础。
“完善的培养方案,使培养人才更有明确目标,并能在教学中紧扣目标去执行。同时我们积极探索与水文监测中心等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特色样板模式,也使教学内容能更接地气,就业更有方向。”院长刘孟桦说。
现任赣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的陈慈洲,是学院95级水文水资源专业的毕业生。他感言,正是扎实的人才培养方案,让他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本领,毕业后能胜任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电工程设计与咨询等水利专业技术工作,最终成长为业务能力较强的年轻干部。
雄厚的师资力量也是学院的实力体现。多年来,学院积极依托教师平台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拥有多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西省名师工作室、校级工作室,有省级灌溉排水发展中心1个。学院现有教职工442人,其中,高级职称66人,“双师型”教师126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水利职业院校优秀德育工作者4名、全国水利职教名师3名。
水利工程系教师熊芳金,是学院举办高职教育后引进的第一批硕士,他见证和参与了学院的发展和成长。作为江西省首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带头人,他指导学生获得2015年全国水利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在江西省汛情复杂严峻的2016、2019、2020年,他响应号召,以一名水利人的身份主动奔赴防汛抢险前线。“面对水位居高不下、一片浩瀚的鄱阳湖水面,站在土质堤防上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想到要给学生们树立成为一名水利人的榜样,就不能退缩。”熊芳金说。
立足水利,扎根水利,学院多年来积极主动服务江西省水利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不断提升水利科技支持能力,主持完成了《江西省城乡供水一体化相关标准》等文件。学院教师承担科研课题研究100余项,获批专利172项,公开发表论文1357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64余篇,编辑出版教材著作近100本,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利发展的能力。一种模式 产教融合提升办学成效
职业之根在于技能。“以能力为本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赋予他们信心和实力是学院坚持的目标。”谢彪说。
十年来,学院扎实推进师生技能竞赛工作,学院师生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取得可喜成绩,获得了国家级奖项47项,省部级奖项241项,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38项,二等奖78项,三等奖119项。
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学院多年来聚焦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主动对接产业链重点企业,对标产业发展前沿,打通教学链和产业链,全面夯实学生的技能培养。刘孟桦介绍,学院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管理制度,坚持以高水平政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省内外4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科学高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在过去的十年里,省水利投资集团、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与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申报组建涉水新型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实现人才培养、师资互聘、课程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融合。
“一个强大的水利企业,需要有一批高技术技能人才做支撑。学院正是为我们输送了这样一批批优秀技能人才。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为水利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曾亚东表示。作为江西省最大涉水国有企业,近年来,集团已录用了学院一百多名优秀的水利技能人才。
此外,学院全面开展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打造江西涉水新型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现代产业学院4家,产教融合中心4个,获批开展国家级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并通过验收,牵头成立江西省职业学校水利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设基层水利“三定向”人才培养“耕读”模式。
“一流生产型实训基地助力我们更早熟练未来工作中的场景和操作。”这是学生们的体会,也是笔者在校园中的直观感受。校内的水利工程施工、建筑技术实训、工程测量等综合实训基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实操,提升了多方面的专业素养。学院还与洪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山河检测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共建了江西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公共实训基地,并获得首批省级区域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称号。
信息工程系青年教师李耀卿带领的文化创意中心是学院产教融合中心的代表之一。依托中心和大师工作室机制,李耀卿带领团队制作出了水利科普类公益动画片《河小青历险记》以及《绿色文化——遇见江西》等广受欢迎的作品,并和青年教师卢文岗一起,带领学生获得了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高职组)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开发赛二等奖。
徐雨薇同学已在李耀卿带领的文化创意中心和大师工作室学习了一年多,她很感激这样的培养:“老师们通过一个个项目带我们实战,能力提升更加全面和迅速,这次比赛前,还陪我们一起集训几个月进行密集备战,最终我们才能在6小时内完成三个模块的高强度比赛任务,拿出优秀的数字产品设计。”一种理念 节水高校成果斐然
走进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抬头便见大禹铜像庄严矗立于大禹广场,喷泉水柱冲天飘洒,荡出湿漉水气。节水的小点滴,也在悄然完成。广场下及路面埋设的雨水资源高效利用系统,每年可节约水量约950立方米。漫步校园,还能在多个教学楼下看到画有“生命之源”节水漫画的景观水箱,它们能收集空调冷凝水和雨水,每年节约水量约640立方米。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将“节水高校我先行”落实在了每一个扎实的行动里。2019年,学院在江西省水利厅的推动下,率先开展效益分享型高校合同节水管理模式。2018—2021年,年总用水量从26.85万吨下降至14.88万吨,减少近12万吨,节水率超过45%,节水成效显著,被评为全省第一批高校省级水效领跑者,获得“国家级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为加强示范引领,推广高校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学院还配合省水利厅打造了节水型高校科普示范和宣传教育平台,集中展示学院在合同节水效益分享型模式中所采取的管网改造、器具用水效率对比分析、在线监控管理等措施,为全省高校提供了模板和经验。
学院还通过编制特色节水宣传材料,组织开展“节约每一滴水,争做节水大使”主题演讲比赛和“节水进校园”主题党日活动等节水主题活动,不断加大节水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校园节水文化氛围。
节水理念在学院师生内心生根,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植根于更多孩子的心中。今年七月,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前往永修县立新乡“童心港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的队员们给当地孩子发放节水知识科普读物,带领他们阅读学习节约用水的绘本读物,教孩子们从点滴开始亲水爱水节水。节水教育的种子,就这样一点点播撒、生根。一种文化 铸魂树人为国育才
“在慎终追远中缅怀大禹事迹,以生生不息力量做公而忘私、艰苦奋斗、科学创新、立心为民的传承者。”今年4月7日,学院600余名师生身着汉服齐聚大禹广场,沉浸式参与第七届“祭祀华夏先祖,弘扬大禹精神”祭拜大禹活动。“学院深挖水与禹的文化内涵,制定着汉服、行汉礼、诵祭文等祭拜大禹的习俗。用传统礼仪追思大禹明德,同颂治水之功,深化了我们对专业的认知。”21级同学李欣表示。
“濡染观摩,不求而至”。学院通过祭拜大禹、迎新晚会、谷雨诗会、“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红色文化和水利文化的校园文体活动,感悟大禹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将水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2年,学校思政测评在全省高校中被评为A等,1.9万余名师生共同绘就了一幅“赣鄱流韵长”的壮美文化长卷。
立德为本,树人为要。在人才培育中,学院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坚持突出水利文化特色,创建底蕴深厚、极具特点的水文化育人校园。学院建有红色文化体验馆、思政VR(虚拟现实技术)实训室,打造的思政精品项目获省级立项,获全国水利院校德育教育优秀成果、全国水利思政工作及水文化研究优秀成果奖多项。
“入学一年多,我渐渐对学院有了归属感。在这里接受的是充满生命温度、润物细无声的水利职业教育。”22级水工1班学生钟敏深有感触地说。
三千日夜绘江河,十载芳华谱新篇。十年高职教育奋进路,六十七载大国水利梦。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正朝着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奋楫前行,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