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莞理工学校 更新日期:2023-11-06 16:35
10月19日中午,2023年度东莞教育系统“我为什么当老师”师德主题视频第九期(总第二十三期)播出。本期视频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 争当时代‘大先生’”主题,讲述“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探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背后的故事。
本期视频从三个维度阐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家精神内涵,无论是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还是他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还是他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都让东莞理工学校的老师们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受到了深深的感化。陶行知先生教育家的榜样精神也引领着理工教师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努力做与时俱进的践行者和学生前行的引路人。
在师德学习和大讨论过程中,理工老师们都认为加强师德修养,提升自我素养,促进专业成长,是每位老师应该自觉追求和努力方向。
各教研组教师观看学习情况
教师感言
何海仁:通过观看第九期“我为什么当老师”主题教育视频,进一步了解到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光辉的教育生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是教育家典范。他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作为人民教师,我永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黄奕佳:观看本期视频后,我深受感触,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因为它能够启迪心灵,引领成长。我倾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他强调的“因材施教”和“生活教育”,让我明白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我将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争当“发展大先生”,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张樱子:陶行知先生以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展现了他高尚的精神内涵。这些精神内涵不仅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秉持的人生信条。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以他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养,勇于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服务学生和社会。
周金玉:本期“我为什么当老师”的学习活动,深感陶行知先生躬耕教育、至诚报国的大先生风范。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十多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有欢笑,有迷茫,有收获。我将秉承着一颗大爱之心,学习先生的教育智慧,在教育之路上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做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张玲:“民主之魂,教育之光”,这是“大先生”陶行知当年去世后覆盖遗体的旗帜上的八个字。今天随着刘秋燕校长,走进第9期“我为什么当老师”师德主题学习。看完视频后,我不禁为先生的教育初心所感染,也为先生的教育思想所触动。同时,也不禁回想到自身特殊的求学经历,让我忍不住想分享给自己的学生,想让他们知道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尝试一定会失败。同时我也知道自己离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奉献之心,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来日方长,因为我有一颗想成为好老师的心。
李菁: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观看本期“我为什么当老师”后,我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中学习到,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新时代,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多思考,让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
刘思妮:陶知行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中职教师,我们更应该创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有意义。
卢林华:上个世纪初,一个特殊的年代,我国的平民教育和农村教育亟需提升,陶行知先生用他那富有创意且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念,改变了我国一个时代的教育。而今,时代已经发生巨大改变,人民受教育的范围和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和加深,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因为取得这样的成绩而忘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更不能忘记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甘当骆驼”的精神发扬下去,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