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更新日期:2023-08-16 14:12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产品组装、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主修课程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制图、电气控制与PLC技术,机械加工技术、AutoCAD、公差与测量、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等。
除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还开设了财会、商务英语、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室内艺术设计、园林技术、电子商务、移动通信技术、会计、机械制造技术、美术绘画、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焊接技术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电子商务、中餐烹饪、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等专业。
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机械工业中专教育协会理事学校、江苏省中专教育委员会会员学校、江苏省职业技术学会理事学校。2018年9月27日,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始创于1958年,前身为靖江县七二一工业大学,1975年更名为靖江县职工大学,1983年更名为靖江县机械职工中等职业学校,1986年又更名为靖江县工业学校。1995年通过了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评估,1995年11月又通过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评估,1998年通过了江苏省职业教育中心校的评估验收,1999年荣获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称号,2001年7月与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靖江分校合并,2006年4月泰州市技工学校靖江分校并入靖江县工业学校,2009年8月通过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的评估验收,2009年12月正式更名为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
现挂有“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靖江办学点”“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靖江学院”三块牌子。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所在地靖江市位于美丽的扬子江畔,南濒“黄金水道”,北依苏北平原,是长江下游集水、公、铁于一体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上海和苏南向苏中、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 2019年1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含补充立项和申请延期验收等)项目学校验收结果通过。
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占地155亩,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1.1 亿元,仪器设备近2000万元。中、高职全日制学生3726人,其中高职学生1200人。现有专任教师214人,高级职称56人,中级职称75人,博士1人,硕士10 人,学历100%达标。拥有“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人,省技术能手1人,省领军人才1人,省职业教育中心教研组成员5人,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73.1%。
学校现有实训基地总面积9800㎡,校内实验、实训设备总额为1995万元。拥有1个数控技术应用省级实训基地、机电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个市级实训基地及1个在建国家级实训基地(焊接技术)。学校建有现代化的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语音室、视听阅览室、学生活动中心和体育馆,学校图书馆藏书10万册,各类期刊杂志300余种。学校实训中心建有电工电子、计算机网络、液压与气动、PLC编程、数控加工、家电检测与维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汽车维修等32个实习实验室。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工作,图书总量现已达15.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4 万册),纸质图书生均数30.22册,电子图书生均数10.42 册,还购买了“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获得荣誉
1995年学校获“江苏省中专校文明校园”称号,1996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1999被省教育厅评为“花园式学校”称号,2000年荣获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200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学校被评为泰州市“五星级安全文明单位”,2005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数控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 2007年5月学校荣获共青团等十三部委联合表彰的“第五届全国千校百万进城务工培训先进集体”(江苏省唯一的一所学校),2009年8月通过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现场答辩,2009年9月荣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首届职业教育和谐校园和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称号,2010年8月荣获“中国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奖”。
江苏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合作交流
2005年4月,我校与德国安斯巴赫地区公立职业学校、安斯巴赫应用技术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支持下,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建立中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2006年我校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开展嵌入式教学模式合作,培养高级软件技术人才。2008年我校与韩国骊州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现已有两名学生赴韩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