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新城分校 更新日期:2023-07-01 19:48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以及网络编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网络通信技术、网络应用软件、JAVA编程基础、服务器配置与调试、网络硬件的配置与调试、计算机网络软件实训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管理、程序设计、网站建设、网络设备调试、网络构架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数据恢复工程师、网络安全分析师等岗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诞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内存。
随着远程终端的增多,在主机前增加了前端机( 。当时,人们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起来,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但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第二阶段
形成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协助开发的ARPANET。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由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
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主机间的通信任务,构成了通信子网。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组成了资源子网。这个时期,网络概念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三阶段
互联互通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ARPANET兴起后,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各大计算机公司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实现这些结构的软硬件产品。
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互联很困难,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开放性的标准化实用网络环境,这样应运而生了两种国际通用的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TCP/IP体系结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OSI体系结构。
第四阶段
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除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新城分校还开设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物业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技术、工程造价、应用化工技术、护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等专业。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新城分校简介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新城分校(简称:新城电大)是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在西安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分校。学校成立于1975年,1979年全国第一批兴办电大,是一所隶属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政府的公办高等教育事业单位,教学业务由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主管。学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全日制、业余学习、面授教育、网络教育,多种媒体有效结合进行教育的专科、本科高等教育学校。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新城分校师资力量
学校设党支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教学处、督导教研室、招生安置办、学生处、总务处、培训部、宣传人事处、实习实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等部门;2009年有教职工206人,其中专职教师102名,教学管理人员53人,技术支持人员32人,教学研究人员19人。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新城分校教学建设
学校设两个教学区,业余部位于长乐西路朝阳巷72号;全日制部位于浐河东岸,占地260亩,校园建筑面积32460平方米,。学校教育以成人、开放教育为主,中高等职业教育为辅。学校立足陕西西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和现代化办学特色,坚持走平民化,职业化教育。学校先后开设了高等教育本科、专科58个专业,中专教育25个专业,办学三十年来,培养大、中专毕业生30000余名,对18500名在职人员进行不同层次非学历岗位技能培训。2009年具有各类注册学生1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