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05-16 08:36
淮南开设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中职学校名单有:凤台职业教育中心、淮南职业教育中心、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安徽理工技师学院、安徽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等中职学校。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校地址 |
1 | 凤台职业教育中心 | 安徽省凤台县城凤台州来路北段 |
2 | 淮南职业教育中心 | 淮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山南新区)职教园 |
3 | 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 潘集区珠江路与齐云山路交叉处 |
4 | 安徽理工技师学院 | 安徽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 |
5 | 安徽省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 淮南市田家庵区学院北路111号 |
1、凤台职业教育中心
凤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概况
凤台县职业教育中心现更名为凤台科技中专学校,是一所公办省级示范中等专业学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单位”、“淮南市文明单位标兵”、“淮南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5 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批准为“淮北师大本专科函授站”、“淮南联合大学分校”,实现了学生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愿望。2016 年与宿州高级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电子商务学院实行联合办学,2018 年与中航国铁(北京)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联合开设铁道运输管理专业。
凤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教师总数 123 人(含外聘教师),在编教师 83 人(截止 2019 年 12 月 31 日),生师比 20:1;“双师型” 教师 80 人,占总教师人数的 65%;兼职教师 40 人;在编专任教师本 科以上学历 74 人;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 5 人;在编专任教师高级 职称 26 人。
凤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优化专业结构,主动为经济结构调整,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进步升级服务,努力开拓教育管理新思路,搭建学生发展新平台,创新教育实践新模式,营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开设的专业主要有: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幼儿教育、计算机应用、财务会计、文秘、汽车运用及维修、铁道运输管理、现代农艺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
2、淮南职业教育中心
淮南职业教育中心简介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是在原“淮南工业学校”、“淮南经济技术学校”、“安徽省医药技工学校”、“淮南市医药职业中专学校”、 “淮南旅游学校”基础上,多校合并而成的一所国有公办的职业教育中心校,1996年被国家教委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11年被国家三部委确定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建设学校。
淮南职业教育中心学生管理
报告厅举行了本学期第四次班主任会议,学生科负责人、全体班主任参加了会议,沈安庆副校长到会并做了工作要求。会议首先带领班主任观摩了衡水二中跑操的成功经验,并对学校接下来行进的跑操演练进行了部署。寝管办对寝室日常管理和文明寝室的评比做了具体的说明,要求各班主任强化寝室管理,特别是对学生遵守作息时间和卫生要加强监督,做好和物业之间的配合。接着,学生科再次强调了放学疏散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班主任认清本班疏散路线,做好放学和晚自习的学生安全疏散工作,始终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
淮南职业教育中心校园建设
淮南市职业教育中心新校区坐落在山南职教园区,东临机场快速公路(城市一环路),南靠东西部第二通道,北望秀丽的泉山湖。校园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12.56万平方米,绿化率54.7%。
3、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
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介绍
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省级示范普通中专学校。学校始建于1991年,占地122亩,有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食堂各一幢,建筑面积38754平方米。2017年9月,学校托管于上海天坤国际教育集团。目前开设有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含高铁乘务方向)、机电技术应用(含工业机器人方向)、电子技术应用(含新能源光伏方向)和社会文化艺术(幼师方向)等十四个专业。
近年来,学校在省市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和对口升学等评比活动中,硕果累累,得到了社会认可。学校先后被授予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校园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市禁毒教育示范校等称号。
新模式下,学校秉承“明德 精艺 敬业 乐群”及“先做人后做事,既成人又成才”的育人理念,通过准军事化管理、激情大课间等系列特色“德育打造”模式,规范学生品行,开发学生潜质,提升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升学有门,就业有路。
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设施
学校配有电脑室7个、多功能室2个、舞蹈房、钢琴房、美术室等专业教室各1个,维修电工实训室、电子装接实训室、音乐室各2个。
2017年8月,潘集区人民政府与天坤国际教育集团签署委托管理运营协议,实行“国有民营公助”办学新体制,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两只大手的推动力量,实现办学体制机制深刻变革,打造皖北职教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