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05-15 18:40
丽水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中职学校名单有: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缙云县职业中专、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丽水旅游学校、浙江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等中职学校。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校地址 |
1 |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松源街道云鹤路98号 |
2 | 缙云县职业中专 |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校场路3号 |
3 |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浙江省遂昌县妙高街道上南门8号 |
4 | 丽水旅游学校 | 浙江省丽水市丽青路145号 |
5 | 浙江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浙江省云和县白龙山街道马鞍山路129号 |
6 | 松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丽水市松阳县西屏街道白露岭28号 |
7 | 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 |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路金沙市21号(创业大道199号) |
1、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
学校简介 庆元县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2006年12月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本”为理念、以“办好庆元人民满意的职业学校”为目标,实现着“升学+就业=100%”的办学效益。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办学内涵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呈现出“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的喜人局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学校先后评为国家级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浙江省农民科技培训基地、浙江省再就业培训基地、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丽水市特色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丽水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丽水市治安安全单位、庆元县人民满意学校等称号。成为莘莘学子跨大学之路,学一技之长的理想场所。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43个班级2038名在校生,131名专任教师中122人达到本科学历,学历合格率为92.9%,研究生2人,中、高级职称68人,省春蚕奖4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教坛新秀4人,县名师5人,县教坛新秀8人,“双师型”教师22人。专业设置合理: 立足于社会市场,服务于当地经济,开设了综合高中、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械制造与控制、财会、服装设计、计算机应用等六大专业,其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被评为“市级示范专业”。学生技能过硬: 学校重视强化学生技能,提倡“一专多能”、“多专多强”。历年各专业学生初级技能通过率为100%,全国通用的中级技能考证率为90%以上.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级技能比赛中80多人获市级三等奖以上。2、缙云县职业中专
学校简介
浙江省缙云县职业中专创办于1983年,原名缙云县农业技术学校;1986年5月,经丽水行署批准为高级职业中学;1988年5月,更名为缙云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997年5月经浙江省计经委、省教育厅批准在举办中等专业教育,更名为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缙云县职业中专)。
办学30多年来,自费兴校、不断开拓,在百亩荒沙滩上,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综合性农村职业学校。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三年来接待全国各地约1000多人次来校参观交流,成为了引领丽水、辐射全省的综合性现代职校。
办学情况
勇立创业潮头,开展创业文化远航工程。以地方产业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基础,多方配合,实现学生“愿创业、懂创业、能创业”的目标,积极探索实践“园区助推式”创业教育,建有近2000平米的学生创业园,开设有QQ超市、电子商务、茶艺、摄影、特色小吃、校园邮局等十多家创业小铺。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依托校友会,在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了校友企业家联合会,定期组织校友回校开设创业大讲堂,组织在校学生到校友企业参观学习,建立校友基金会,帮扶在校困难生,投资校友创业项目。
据统计,我校毕业5年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达到了37%,宁波、温州、义乌、石家庄等多地缙云商会的会长均为我校校友。《中国教育报》《职业》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的“校友经济学”经验。
3、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简介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简称遂昌职业中专,坐落于浙江省遂昌县县城荷花滩畔的职教园区内,是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浙江省一级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浙江省最具发展潜力的16所中职校之一、浙江省中职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教科研百强学校。
遂昌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文化传统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努力开拓学生就业市场,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建成一个北达北京、青岛,南到深圳、厦门,西至成都、重庆,东覆盖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学生实习就业网络,先后与20余个用人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凡品行良好、体检面试合格的学生100%推荐就业。
遂昌职业中专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并设立团委爱心基金会和勤工俭学岗位,受奖受助金额占在校学生的20%以上。展望未来,遂昌职业中专必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遂昌县建设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