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05-10 10:39
湖北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技工学校名单有:武汉第二高级技工学校、黄石第一技工学校、武汉军需工业技工学校、荆门技师学院、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湖北应城技工学校、黄冈实验技工学校等技工学校。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校地址 |
1 | 武汉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 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龙腾大道特1号 |
2 | 黄石第一技工学校 | 城东新区纬八路特1号 |
3 | 武汉军需工业技工学校 |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568号(武汉工贸职业学院本部) |
4 | 荆门技师学院 | 荆门市金龙泉大道11号 |
5 |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 | 湖北省十堰市车城西路133号 |
6 | 湖北应城技工学校 | 湖北省应城市东大街40号 |
7 | 黄冈实验技工学校 | 湖北省黄冈市南湖路11号 |
1、武汉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武汉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位于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龙腾大道特1号,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雅、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备。现有占地面积178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其中实习实训场地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综合楼、实习实验楼、学生宿舍、食堂、礼堂、办公楼、多功能阶梯教室、实习工厂等主体建筑,建有车工、钳工、数控加工、模具制造、金属焊接、计算机、电工、电子等专业工种实习实验室,现有各种设施设备800多台套。
武汉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基本情况
武汉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技术、电子技术三个专业是省二级重点专业。学校运动场地16315平方米,体育设施齐全,建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馆、健身器械场、体操房等,能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和学生生活、活动的需要。学校图书室面积1145平方米,藏书5.6万册,专业书籍占图书总数的52%,报刊杂志102种,另外,学校还建有160台电脑20M光纤的电子阅览室一个,能够满足全校师生阅览要求。
2、黄石第一技工学校
黄石市第一技工学校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由黄石市人社局直管的一所包含大中专(技)学历教育、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的省重点技工学校。学校创建于1986年,位于长江沿岸的红色革命老区——阳新县。武汉城际高铁动车、杭瑞、大广高速贯穿阳新全境,交通十分便利。2015年12月31日,学校整体搬迁位于城东新区的新校区。2017年5月2日,同原黄石市冶金工业技工学校整合。目前,学校正积极申报高级技工学校乃至技师学院。
黄石第一技工学校办学设施
学校面积150余亩,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教学区的13层综合楼昂然挺立,教学楼和培训楼、实习工厂如鲲鹏展翅坐落在前;4个标准篮球场、一个国家级标准足球场布局其后;生活区的学生食堂、宿舍与其间的绿化亭廊、假山水池交相辉映;一座大型铁质天桥横跨纬八路,连接两个校区,气势宏伟非凡。整个学校规划科学合理,设计美观大气,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黄石第一技工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78人,其中理论课教师56人,实习指导教师30人,“双师型”一体化教师29人,具有高、中级职称教师58人,技校高级职称评委1人;近年来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编撰教材40多种。学校现有8个实验室,6个实习基地和8个实习实训车间,藏书3万余册。
3、武汉军需工业技工学校
武汉军需工业技工学校创办于1965年,是由总后勤部军需生产管理部会同湖北省劳动厅(原)批准的唯一一所面向全国招生、服务军队企业的部属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校址随军队主管上级部门的改变而几经变迁。现学校位于光谷腹地,南邻光谷中心、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北依武汉植物园,东抵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毗邻光谷广场、鲁巷广场。校园拥有,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浴室、球场等设施。
武汉军需工业技工学校就业服务
学校坚持“市场导向、服务社会”的就业安排原则,以提供优质的生源服务企业为目标,建立了“全程化”就业服务管理方略。学校招毕办打造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学校坚持先军队企业、再地方企业;先定向培委单位、再对外协作单位;先武汉各经济开发区企业、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次第安置就业原则,并跟踪服务。
武汉军需工业技工学校办学优势
建校即为总后军需部创办的部属重点职业技术学校,与诸多大型军队企业交往,改革开放以来又与一些知名高科技集团发展互动合作关系,学校沿袭军队企业化管理模式,并先后引进了军队企业的部分师资、管理人才和武汉市技能大师参与教学、行政、实训管理工作,武汉市工业职业教育协会并推举学校为其副理事单位。学校师资力量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专职人员比例2/3;硕士研究生、湖北省金牌职业技术教师、讲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高资、高管人员全部充实在教学及行管一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宏伟蓝图的描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