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12-14 05:52
2024年江苏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职业学校有: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阴华姿中等专业学校、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等职业学校。
序号 | 学校名称 | 学校地址 |
1 |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江苏省盐城市青年东路学府路1号 |
2 | 江阴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青璜路119号 |
3 |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前进路18号 |
1、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生物工程分院)位于盐城市区东郊,南依市开发区,北邻大洋湾风景区,交通便利,环境秀丽。2004年6月由原江苏省盐城农业学校与江苏盐都南洋高级职业中学合并,是全市第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江苏省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盐城市富民创业网络大学成员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由盐城市政府和省农林厅共建共管,教学业务归省教育厅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统一管理。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获得荣誉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盐城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一所公办 高等职业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考点”,“国家技能鉴定所”学校,“江苏省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江苏省职教名校”,“江苏省人事考试标准化考点”,“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基地”,“盐城市农村干部学院”,“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教学管理示范学校”,“盐城市富民创业网络大学成员单位”。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历史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生物工程分院、盐城市农村干部学院)是盐城市人民政府直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座落在盐阜革命老区、东方湿地之都—江苏盐城,是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创办于1952年,挂牌“江苏省盐城农业学校”,1958年创办“江苏盐城农学院”,1961年江苏省农林厅批复为“盐城农业专科学校”,1975年经江苏省委同意建立“盐城地区五·七农业大学”,1978年经江苏省革委会决定恢复“江苏省盐城农业学校”, 2004年6月江苏省盐城农业学校与盐都南洋高级职业中学经过资源整合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更名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生物工程分院”校牌。”。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建湖上冈、亭湖南洋两个校区,校园面积943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在校生6108人,教职工34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8人,理实一体化“双师型”教师162人。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
现有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动物工程系、数控技术应用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经贸与服务系等七个系,有高职、中职和高技(技师)三个办学层次,18个专业。我校特色专业是立足于现代农业,特别是盐土农业、滩涂绿化、海水养殖、园林设计与城市绿化等专业,重点专业是数控技术、汽车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以及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学校建有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实训中心、数控技术、机电技术,1487台计算机信息中心、维修与驾驶员培训一体化的汽车实训中心、服装制作与设计中心、财会实训中心、咖啡师培训中心等85个实验室,105个校外实习基地。
2、江阴华姿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创建于1995年,占地300亩,现有教职员工260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1人,高级和中级教师占60%,在校学生3500多人
江阴华姿中等专业学校硬件设施
拥有汽车维修、机械、电子、电工、现代园艺等省内一流的实验实习室(车间)30多个,设备价值达1700多万元。有汽车维修、园艺、电子、机电、计算机等五个校内实训实习中心。其中电子实训中心是江阴公共电子实训基地;投资达1000万元的汽车维修中心由香港伟新教育基金有限公司和学校共同兴建,设备先进。
江阴华姿中等专业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朝气蓬勃、团结进取、奋发有为的“无锡市优秀教师群体”。现有教师198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硕士研究生48人,高技能专业教师95人,有一大批无锡市、江阴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比例在同类学校名列前茅。学校享有独立招收五年制大专的资格。
江阴华姿中等专业学校专业介绍
专业建设上注重创品牌、建特色——其中电子技术应用、都市园艺技术是省示范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学校骨干专业;汽车驾驶与维修是热门专业;学校配有机械、电子、电工、现代园艺等省内一流的实验实习室(车间)30多个;园艺专业拥有国内先进的现代化实习基地。
江阴华姿中等专业学校校园环境
学校的生活环境优美,校园水清木华,鸟语花香,亭阁曲桥;学校实施24小时专人值班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学生的生活环境健康安全,在校如家。丰富多彩、和谐奋进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提升素质的舞台。学校每年举办红五月晚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简介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是全国建校最早的农林学校之一,是淮宿连地区唯一一所农业类高等职业学校,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学校溯源于1908年的江北农工学堂,1913年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三农业学校,1929年更名为江苏省立淮阴农业学校,1951年先后更名为苏北淮阴农业技术学校、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2000年开始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全省首批、淮安首家),2003年在淮阴农业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全省首批、淮安首家),实行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2011年起举办新疆内地中职班,2017年获批举办新疆内地高职班,为助推新疆发展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目前占地474.6亩,建筑面积7.95万平方米,教职工294人,在编专任教师18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9人,高级讲师19人,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农艺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3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04人,占专任教师57%。在籍全日制学生4178人,毕业生就业率99%以上。在籍非全日制学生651人,每年培训退役士兵、新型职业农民、基层农技人员6000人次左右。
学校设置植物工程系、动物工程系、经济贸易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和基础课部等六系一部,另设南京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淮阴工学院函授站点。开设中高职专业18个,与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联合举办“3+4”中职本科分段培养专业3个。其中园艺技术、会计与审计、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专业为省品牌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建成江苏省级现代化专业群——园艺技术专业群、首批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畜牧兽医实训基地通过省现代化实训基地验收。园艺技术、畜牧兽医、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为省高水平示范性基地,建有校外实习基地70多个。校内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智能化考试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软件技术专业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合作办学,促成了软件技术专业的获批和发展;宠物养护专业通过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的交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继续深造通道。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成果
近五年,教师主(副)编教材53部,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51项,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夺得金牌5枚,实现淮安职教国家级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在省级大赛中表现优异,共获得191枚奖牌,其中金牌31枚,金牌总数在全市职业学校中领先。园艺专业学生刘婷在美国纽约举办的全球创业精神大奖赛中,以“周末农夫盆栽果蔬”项目荣获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全球创业精神大奖”。该创业项目连续获得全国光华创业精神大奖江苏赛区一等奖、光华创业精神大奖赛青年组全国唯一一名特等奖。畜牧兽医专业贺梦豪成为淮安唯一获得2017年度全国“最美中职生”荣誉称号的学生。
专门成立新疆中职班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新疆学生工作部,出台一系列管理规定。针对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制定了适应性较强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受到省教育厅和新疆教育厅的充分肯定。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办学传统
传承百年淮农“农工学堂”办学传统,发挥农业类职业学校人才科技优势,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主动与洪泽区签订服务协议,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选派8名专家定点对接养羊、养鸡企业,常年驻点进行技术指导。建立高水平养殖示范基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拓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成立由19名教师组成的 “三农”专家服务团,下乡进村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
在百余年风雨沧桑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勤俭公诚”的校训,以“服务‘三农’,产学结合”为办学特色,培养了七万多名中高职优秀人才,培训了六万余名各类技术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校友。近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联合学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特色办学擦亮了百年老校的品牌,先后获得的国家级荣誉主要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淮安首家)、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省级荣誉主要有: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批江苏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园林式单位。
学校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学校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