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4-11-08 15:10
2025文山的公办建筑学校有: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麻栗坡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等公办建筑学校。
序号 | 建筑学校名称 | 建筑学校地区 | 建筑学校性质 |
1 | 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 文山 | 公办院校 |
2 | 麻栗坡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 文山 | 公办院校 |
3 | 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 | 文山 | 公办院校 |
1、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
目前,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占地面积54.4亩(含校外实习基地32亩),校舍建筑面积9370㎡,建有教学楼1幢2900㎡,实训楼1幢3095㎡,学生宿舍1幢1750㎡,学生食堂1幢462㎡。学校现有64个教学班,在校生3890人,其中校本部26个教学班1324人、校外教学点38个教学班2566人,有教职工87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2.8%,双师型教师占25%。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大门
西畴县职业高级中学开设了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服装设计、汽车应用与维修、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农业机械化使用维护、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家用电器维修、花卉与园艺管理等专业。
学校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原则,注重成长过程管理,突出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敬业、创业精神的培养,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高职考试的教学模式,学生毕业后可以同时获得职高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学校与文山、昆明、深圳、东莞、惠州、福州、上海等地20多家学校、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学生升学有希望,就业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2、麻栗坡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1995年3月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县农职业中学搬迁进县城”的议案。新校址位于县城南狮子坡脚下,工程于1996年3月破土动工。新学校的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县委、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多渠道筹措经费,由国家外交部牵线,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女士捐献了200万人民币元,省州投资130万元,上海闸北区教育局捐资40万元,县人民政府投资150万元,学校一期工程于1997年9月竣工。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琪琛为学校题写了校名:“龚如心民族职业中学”,现习惯称为:“麻栗坡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新校区竣工前教学点设在距县城7公里的良种场,97年9月后,正式从临时校地点搬迁到现址。学校迁入新校之后,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县教育局的关心帮助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建设已初具规模,学校现在拥有占地面积 456亩,其中校园占地66亩,实训基地390亩。校舍总面积9690平方米,在校生人1467人,20个教学班,拥有可以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一个学技术、求知识的理想之地,同时学校还拥有一支由103人组成的专业水平高、教学质量好、重师德、讲奉献的教师队伍,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极有力的保障。学校开设的专业有:电子电器、花卉园艺、电工、牧医、缝纫、计算机运用、汽修、工业与民用建筑、旅游、国土、餐饮等专业。2003年被审定为云南省合格职中、2006年5月被认定为“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
多年来,学校始终致力于新时期新形势下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通过实践并结合我校实际,学校总结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办学路子,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全日制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立足于质量、稳步发展,用特色创品牌,以品牌求发展。坚持以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实用人才为目标,立足于社会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以市场为导向,面向企业、服务企业、贴近企业,形成以就业促招生、以就业促发展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以适应当前科技迅猛发展和人才激烈竞争的需求,这就是麻栗坡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办学的执着追求。
3、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文山州民族职业技术学校1973年建校,1998年被评为“云南省一级中等师范学校”,2008年被认定为“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被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认定为云南省第262职业技能鉴定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6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