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更新日期:2022-08-31 16:50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印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继续推进我校语言文字工作,以及落实我校中文专业“语言技能+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定位,华文与外语外贸学院在校党委、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其中“邮普语言服务队”有幸入选了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省级队伍、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省级重点团队。
8月6日至8月10日,在华文与外语外贸学院李红英院长、钟超婷老师的带领下,“邮普语言服务队”队员们分别从广东省各地区奔赴具有“状元福地”之称的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开展以“筑梦乡村振兴,经典邮普到家”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分为“公益课堂”“语言调研”“推普助农”“助学宣传”“研学经典”六个部分,各有侧重,又互相衔接,推动着活动的顺利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服务队活动的推进困难重重,出发时间与活动内容一再调整与更新,但华城镇镇政府却始终鼎力支持,细致入微地对服务队的每个流程“出谋划策”。而队伍所到之处,当地企业与机构均热情相待。此类种种,使得本趟“状元福地”与“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注入了更多有温度的情怀。
国学传播送经典,“普”语同心向党行
时值暑期,服务队结合当地学情,在华晟艺术培训中心的协助下,于“数字华城”微信小程序上进行课程推广,吸引了30多位小朋友进入我们的“公益课堂”。“麻雀虽小”,却也能让人凫趋雀跃:汉字文化课堂中,孩子们了解了汉字的演变,树立了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观念;书法习字课程中,孩子们学习了毛笔的书写礼仪,以及汉字书写规则,一撇一捺中尽是对汉字文化的敬重;经典育读课堂中,孩子们从诗词中诵出浓浓的爱国深情;唱红歌课堂中,师生寄情,共唱“党的光辉照万代”。为期两天的课程,时而墨香飘飘,时而书声琅琅,时而歌声嘹亮,时而笑声爽朗,打造出了寓教于乐的良好课堂氛围。
茶园访农晓践行,“菇”道热肠共劳作
由于政府的大力帮扶,华城镇诞生了不少成功的乡镇企业。在镇团委的带领下,队员们先后走访了当地的茶叶种植园(天庄生态农业基地),以及茶树菇种植基地(黄埔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在茶叶种植园,负责人杨旭祥先生向队员们分享了其带领企业返乡的甘苦,坦言在“乡村振兴”的好政策下,依旧需要创业者怀揣目标,克服困难,躬身笃行。同时,杨总还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推普”工作的认同,并与团队达成了合作意向,待到来年收成时,队员们来一场推普带货。而在茶树菇种植基地,队员们不仅从普通话推广与方言使用、妇女劳作、产品种植与销售等方面采访了负责人李姐,并体验了一把采菌人的劳动,感慨每一种好产品背后是汗水的“灌溉”。
l客音声声响华城,“调”风化语释民情
梅州地区以客家话为主,浓郁的文化底蕴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政策的碰撞,形成了鲜明的乡村语言发展风向。为此,服务队深入基层,选择状元文化浓厚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黄埔村为地点,开展问卷调查,同时及时进行普通话正音。通过调研得知,当地村民基本能听懂普通话,但客家人的群居文化使得部分乡里思想上趋于“经营一方闲适”,方言已满足其日常生活所需,故对于推普态度保守,为队员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及思考。
状元文化远流长,“新”火相传忆苦甜
实践过程中,服务队参观了五华镇的特色文化基地:在长乐宫,队员们感受到了五华镇历史文化底蕴的浓郁;在数字乡村科技馆,队员们看到了数字化管理和乡村建设的新尝试,明白了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科技的哺育;在清代武状元李威光故居,从李威光生平事迹中,队员们学到了面对失败不抛弃,不放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东征军政治部旧址曾家祠,队员们重温革命历史,唤发起“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的誓言。随后,在曾家祠的文化讲堂,服务队与五华镇团委联合开展一场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会上,张国礼书记结合其脱贫攻坚的经验,由精准扶贫,到乡村“五共”(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学)建设,如数家珍般与队员分享,并告诫队员们:“现在多出丑,将来多出彩,珍惜当下学习生活,勇于创新。”此次座谈会让队员们受益匪浅,认识到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艰辛与成长,并不断提醒了我辈要勿忘使命,承接前辈薪火,开创新篇章。
助学贷款告寒门,“筑”梦启航新征程
为宣传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服务队“学生资助宣传大使”们以华城镇状元公园为基点,走村串户进家门,耐心为乡民发放与讲解资料,队员们的努力付出,赢得了乡民们的理解与支持。
向农村地区邮递普通话学习途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我校学子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行动。我们将继续践行通智通语,在保护地方方言的历史底蕴同时,帮助农村群众扫平语言交流障碍,继续将所学所用服务社会,服务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