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0-03-18 14:26
铁路学校太多了,但不是每一个学校都招学生的,学生需要去学校官网详细的了解,一些学校的学习是对学生没有任何好处的,还不如自学来的简单和方便,所以学生在学校的选择上,一定要多分析多比对,只有各项指标都达标再选择才是适合你的学校。那么,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常州的铁路学校。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51年,隶属于中国中车集团,是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文化发展
学校应新中国铁路发展需要而生,秉承中国铁路的火车头精神和中国中车的企业精神,以“振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企业发展高技能英才”为使命追求,坚守“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教师事业发展服务,为举办者创造价值,为社会培育技能英才”的“责任”价值观,以“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社会的价值高于经济的价值;团队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为价值取向。
“勤思敏学、精业笃行”的常铁校人,在责任文化感召下,遵循“修身正己、以德化人”的教育观,履行民族复兴的责任,履行社会进步的责任,履行自身成长的责任,自强不息、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走出了一条“校企共融、校企共建、校企共赢”的特色发展之路。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为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及社会累计培养了3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先后涌现了原济南军区装备部副部长潘福根少将、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原铁道部科技司副司长李中浩、全国劳模“中国好人”廖仲宾、中车首席技能专家杨余明、国际焊接大赛冠军巢杰等诸多杰出校友,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5年中国中车依托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企业大学——中国中车大学,着力打造企业“黄埔军校”、发展业务伙伴,开创了我国职业学校承办大型央企企业大学的先河,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新平台,也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发展翻开崭新篇章。
站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新的历史交会点上,常铁校正以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需求为导向,持续创新“校企一体”办学模式,在加快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中担当人才育成的“旗舰店”、人才资本增值的 “加速器”、业务发展的“好伙伴”。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全国首家、江苏唯一的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工信部中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教育部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牵头单位、中国软件产教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执行秘书处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长三角地区软件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师资力量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充满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常州高职园区,占地1,042亩,建筑总面积32.03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315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2300人、留学生248人,教职工733人。设有智能装备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现代服务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大学外语部、体育部等4个教学部。
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立足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专注工业互联网,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养(设备)智能化、(车间)自动化、(企业管理)智慧化、(生产要素)网络化的“工业四化”人才,服务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产业协同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工业互联网高素质人才需求。
学校不同对学生的要求肯定也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学校的选择,能够读好学校就不要去差的学校,中专的学校尽管有好的专业,但对你长期的发展有阻碍的作用,中学时代能够多努力就不要放弃学习,未来的社会是需要你去发光发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