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4-10-30 14:20
学院处于华北油田总部所在地--河北省任丘市
以下是所处的河北省任丘市――基本情况简介
任丘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属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开放带,是国务院确定的对外开放市。市区北距北京150公里,东北距天津135公里,总面积1023平方公里,人口79.7万,其中市区人口33万,城市化率达到51.4%,居全省各县市之首,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北“十强”县市前列,列全国百强县市第71位。
任丘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气,国家大型企业华北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驻在市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任丘白洋淀旅游景区闻名中外,素有“北地西湖”和“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位于市区西北10公里处,总面积366.6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淀内水产资源丰富,淀边千里堤景色秀丽,妙趣天然。堤外有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大庙”的帱州庙。白洋淀已成为集观光游览、民俗风情、科学探索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正在建设的任丘石油国家矿山公园将成为国内唯一展示古潜山地质地貌和石油形成、开采过程的科学博物馆。
任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京九铁路纵贯全境,并在市区设二级站,106国道和津保公路纵横穿越市区。近年来投入财政资金10亿元,拉动社会投资50多亿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七纵七横的市区路网格局。市区北部建有占地15平方公里、配套设施完善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任丘对外开放的窗口。
任丘市县域经济发展强劲,近年来,围绕打造城市经济、特色经济、集群经济、开放经济,突出重点抓好大项目建设,形成了石油化工、摩托车制造、铝型材为主体的特色主导产业,全市企业达18000多家。目前,任丘已成为河北省石油化工基地、中国最大的链轮生产基地、北方最大的铝型材制造基地和三轮摩托车生产制造基地。
任丘是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这里既有北国的雄浑,又有南国的秀丽。热诚欢迎国内外人士来我市观光旅游、投资合作,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美丽的白洋淀
在任丘城西北二十多华里处,有一片烟波浩渺的广阔水域,这就是驰名中外的白洋淀,2003年被河北省命名为第14个自然生态保护区。
白洋淀原为新生代以来由差异性断陷下沉形成的冀中拗陷的一部分,后来承纳了上游漕河、府河、唐河,潴龙河、白沟引河、瀑河、萍河、孝义河、清水河九条河流的洪沥水而形成的大型洼淀。洋淀古时叫"白羊淀",明朝以后,因淀面扩大,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而改称白洋淀。
白洋淀分属沧州、保定两市的任丘、安新、雄县、容城、高阳五个县(市)管辖。总面积为366.6平方公里(合54.99万亩),其中任丘辖水面64.8平方公里(合9.72万亩)。整个大淀由413个
大、中、小淀泊组成:百亩以上的99个,千亩以上的32个,万亩以上的7个。淀内50%为水体,36%是苇田,14%是村庄;有壕沟3700多条。
白洋淀的堤埝东有千里堤;西有新旧四门堤、障水埝和马村小埝;南有淀南新堤、龙化小埝;北有安新北堤。堤埝总长283公里,其中千里堤主堤长44.67公里,次堤长20.45公里,堤顶平均宽8米,均在任丘市境内。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淡水湖泊,是这一地区难得的"北国水乡"。远在明代白洋淀就有"北地西湖"之称。历代儒学雅士、墨客骚人赞美白洋淀的诗、词、联、赋可谓多矣!明代尹从教有对联"水会九流,堪拟碧波浮范艇;荷开十里,无劳梦魂到苏堤",认为白洋淀可与杭州西湖相媲美。清朝康熙皇帝的五言诗"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波平流不动,翠色满湖中",则把白洋淀描绘成为安然静谧的清幽仙境。现代著名作家孙犁在他的脍灸人口的《白洋淀纪事》中,更是对白洋淀的迷人景色进行了清新隽永的描写,并因此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是啊,当你有幸一睹那"长堤烟柳"、"十里荷香"、"枣林晚渡"、"白洋夜月"的美景时,一定会觉得这些描写和赞美毫不夸张,毫不过分!
白洋淀不仅风景如画,而且古迹如云。在它的周边,有战国时地处燕、赵边界,以十二连桥著称的赵北口;有北宋名将杨延昭屯兵卫边留下的营寨堡垒;有西汉名将李广曾驻兵的李广村,有著名的古城莫阝州,莫阝州大庙,颛顼古城,古代扁鹊在莫阝州的衣冠和扁鹊祠;有明成祖屯垦记功的乐驾台;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在郭里口、段村、思贤村及寨南修建的行宫等遗迹。还有著名的雁翎队的革命史迹。解放战争时期,朱总司令曾在白洋淀指挥过清风店、解放石家庄的战役。
白洋淀是蓄水储水的天然水库。汛后蓄水位达到9米时,库容量为5亿立方米;水位达到11.58米时,拦蓄洪水为37.87亿立方米。白洋淀的泄洪能力分别为:枣林庄枢纽工程,总泄洪能力4041立方米/秒;北支新建新盖房水利枢纽,最大分洪能力5000立方米/秒。白洋淀周边的闸涵扬水站及引水能力为225立方米/秒。正常年份,任丘市408个村可用上白洋淀水灌溉农田。1965年以后,由于降雨减少,白洋淀水位逐年下降,到了1982年,白洋淀干涸了。1988年8月,太行山区连降暴雨,上游水库提闸放水,一夜之间,干涸了六年之久的白洋淀又恢复了往日的勃勃生机。登上蜿蜒雄伟的千里堤,可观看水天一色,澜平波浅,村庄田园交错,苇地星罗棋布的水乡风光。
如今,在白洋淀人民的精心装扮下,满淀湖水,波光潋滟,一望无际。远处,雾霭蒙蒙,帆影片片,村庄若隐若现,水鸟发出欢快的叫声;近处,荷叶田田,菱花簇簇,芦苇在微风中摇曳,鱼儿跃出水面,鸭群在尽情嬉戏。堤上,杨柳依依,亭台处处,旅游码头上人来船往,一片繁忙景象。
到了冬季,白洋淀则是另外一番景色:千顷白洋,冰封雪盖,呈现出一种开阔辽远的气势。如果坐上冰床游览的话,那更是一番特殊的享受。在如箭飞驰的冰床上,当你耳边听到脚下冰层发出的喀嚓喀嚓的断裂声,一定会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
白洋淀有着丰富的物产。这里的鱼类资源品种多、产量高、优质鱼比重大。据统计,淀内鱼类有16科54种,尤以盛产鳜、鲤、鳝、青虾、河蟹闻名。五十年代平均年产鱼1226万斤,1955年年产量高达1770万斤,捕捞量亩产38斤,居当时全国湖泊亩产量前列。
芦苇是白洋淀挺水植物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任丘辖淀区苇田面积历史最高时为18093亩,年产苇1411万斤。1976年减为8304亩,年产苇529万斤。以白洋淀芦苇编织的苇席和其他苇编织品,品种繁多,形态各异,柔密洁美,做工精细,成为当地一大特产。白洋淀还盛产菱角、莲藕、鸡头以及田螺、田鸡等。其中菱角、莲藕具有个大肉厚、营养丰富的特点,被视为上乘滋补佳品。
白洋淀景美、物美、人更美。抗日战争年代,这里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白洋淀的有利地形,组织了闻名中外的雁翎队,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给予弟兵送军粮、运伤员,积极支援解放平、津的伟大战役,为推翻蒋家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社会建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淀边儿女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汗水,对白洋淀进行了治理、开发。
建国四十年来,党和国家在白洋淀上游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130多座,在中、下游开挖加宽了道,修建了大量闸、涵等枢纽工程,对白洋淀四周的堤防先后加固了5次。同时,对白洋淀的水质污染也进行了综合治理。
最近,经水利部和省政府批准,“引岳济淀”工程正式启动。从2004年3月1日起,岳城水库的清水流经千里从我市大树刘庄12孔闸正式入淀。“引岳济淀”不仅能有效地拯救白洋淀生态环境,造福淀区人民,也为今后的“南水北调”工程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