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博尔大连招生网,大连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招生网 > 高考招生 > 大学专业 > 辽宁大学专业 > 大连大学专业
 
 

2024大连理工大学专业排行榜

更新日期:2024-01-25 13:38

全国有很多高校,每所高校办学情况都不一样,一所学校创办到被大家了解是需要一定过程,学校有自己的王牌优势专业不失为学生了解的原因,大连理工大学的特色专业有哪些大家可以多关注。那么大连理工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学什么专业好?本篇邦博尔小编为大家介绍大连理工大学的王牌优势专业以及就业方向。

2024大连理工大学专业排行榜

一:大连理工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24年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水利水电工程、软件工程(2个专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生物工程、功能材料、能源化学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2024年辽宁省级特色专业8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公共事业管理、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科学、金属材料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二:大连理工大学专业排行榜(国家级特色专业)

1.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本专业以集成电路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熟练使用集成电路设计的EDA(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工具,熟悉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系统知识.从事集成电路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教学、开发及应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  。

2.水利水电工程

该专业培养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及其建筑物(包括大坝,水电站和进水、引水输水、泄水建筑物等)以及工农业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在水利水电、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务工程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3.软件工程(2个专业方向)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学习软件工程方法、软件系统开发、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管理、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等知识,要求重点掌握软件需求分析、开发、项目管理和软件测试等一系列相关专业知识。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5.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创新系列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6.建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修业年限:五年/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7.土木工程

该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并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8.信息与计算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受到数学和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或运筹控制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创新的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计算、信息科学、运筹与控制、计算机软件与应用。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物理学、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30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空间解析几何(96学时)、常微分方程(96学时)、概率统计(96学时)、实变函数(96学时)、普通物理(144学时)、大学计算机基础(64学时)、C语言与程序设计(9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96学时)、复变函数(96学时)、数学模型(64学时)、数值分析I(64学时)、数值分析Ⅱ(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64学时)、微分方程数值解法(64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信息论基础(64学时)。

示例二:大学物理(130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时)、数学分析(240学时)、高等代数(1 36学时)、空间解析几何(46学时)、复变函数(46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0学时)、常微分方程(46学时)、实变函数(4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6学时)、泛函分析(46学时)、数值逼近(60学时)、数值代数(60学时)、微分方程数值解(6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9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高等代数(144学时)、解析几何(48学时)、复变函数(64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4学时)、常微分方程(5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8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数值分析(80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80学时)、数据库原理与技术(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数学建模(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并行)程序设计与实现。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0702  物理学类

9.应用物理学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旨在提供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而不仅仅是一种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应用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接受物理应用熏陶的优势毕业生可以适应多方面的社会需求,良好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只要经过有关的业务培训,就能成为各方面的骨干。

10.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与科学基本知识以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轻工、能源、制药、环保、建材等领域从事过程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监测控制、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工程技术,以及教育、管理工作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技术、过程(化学)工程技术、监测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过程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检测与控制技术、过程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悉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和相关标准,能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过程装备的设计、制造、监控、评估和管理;

3.熟悉机械加工过程及机械设计方法和相关设计标准;

4.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的现代设计方法、学科前沿、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具有对先进过程装备及其成套技术进行开发的初步能力;

5.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具有保证过程装备安全可靠性的基本知识;

6.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7.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拓展知识面和跨专业、跨文化的学习交流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将“过程”、“装备”与“控制”这3个相关知识领域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以机械为主,工艺与控制为辅的“一机两翼”的复合型交叉专业。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涉及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工艺过程及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工程力学、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化工(或其他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过程装备技术等知识领域。此外,本专业还涉及机械加工及机械设计、过程装备特别是压力容器设计等工程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图学(40学时)、工程训练(24学时)、工程化学(32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实验(8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机械设计(72学时)、过程工程原理(64学时)、过程工程原理实验(16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工程热力学(32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机械制造基础(32学时)、过程装备CAD(32学时)、过程装备控制技术(48学时)、过程设备设计(48学时)、过程机械(48学时)。

示例二:现代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工程材料(32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机械原理(56学时)、机械制造技术(40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24学时)、流体及粉体力学基础(40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工业化学(32学时)、过程设备设计(72学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20学时)、过程流体机械(48学时)、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40学时)。

示例三:工程图学(96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化学工程基础(48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40学时)、工程材料及热处理(32学时)、工程材料成型技术(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流体力学(48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过程流体机械(64学时)、过程装备设计基础(64学时)、过程装备制造工艺(40学时)、过程控制及仪表(48学时)、化工过程(40学时)、过程装备成套技术(32学时)、真空技术基础(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过程原理、机械设计、过程装备设计等)、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过程原理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机械基础实验、压力容器强度实验、压力容器稳定性实验、过程流体机械性能测试与监控实验、过程设备性能测试与监控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1.化学工程与工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化工、能源、环保、材料、冶金、信息、生物工程、轻工、制药、食品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厂操作与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和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对现代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过程优化、对现有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典型化工过程与单元设备的设计及模拟优化的基本方法;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质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7.了解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理论前沿,了解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8.了解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自愿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的责任关怀理念,遵循责任关怀的主要原则,了解化工生产事故的预测、预防和紧急处理预案等,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10.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专业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化工热力学实验、化学反应工程实验、化学工艺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2.船舶与海洋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 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学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制图、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工程管 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形成研究、设计和建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掌握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力学分析方法、设计建造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制图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5.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法规制度、行业要求、海事公约和规范标准;

6.了解船舶和海洋工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先进设计制造理念;

7.具有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和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工程图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工艺、结构物性能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68学时)、材料力学(68学时)、工程图学(34学时)、船舶动力系统( 51 学时)、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51学时)、现代造船技术(43学时)、船体构造与制图(51学 时)、船舶流体力学(68学时)、船舶结构力学(68学时)、船舶设计原理(51学时)、船舶原理I、 Ⅱ(119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工程图学(70学时)、流体力学(72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64学时)、船舶图形学(64学时)、船舶静力学、阻力、推进、耐波性(192学 时)、船舶设计原理(56学时)、船舶建造工艺(56学时)、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56学时)、海洋平 台设计原理(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工程图学(48学时)、流体力学(56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40学时)、船海工程构造与制图(48学时)、船舶静力学、快速性(112学时)、 船舶设计原理(40学时)、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40学时)、船舶建造工艺(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性实践活动。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性能试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力 学试验、专业综合性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该专业是国家同类专业首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辽宁省本科示范性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深厚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在材料加工工艺控制与优化、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精英人才。

14.热能与动力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15.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工艺及工程的设计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环境监测技术;

3.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工程设计及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及工程综合、自学能力等基本能力;

4.熟悉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

5.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需求,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污染控制设施运营及管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化工与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导论(32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程原理(64学时)、水处理工程(80学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64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64学时)、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32学时)、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32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8学时)、土壤学(32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2学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影响评价(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工程原理(96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32学时)、环境化学(32学时)、化学反应工程(48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影响评价(32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程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6.工程力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工程力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以及计算技术与实验技能,能够在有关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力学问题相关的工程设计与分析、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工程力学及相关专业的高层次研究人才或高校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必要的工程技能训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

2.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4.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的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力学建模的能力;

5.具有初步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与力学有关的工程计算与分析能力,以及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与开发的能力;

7.具有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发展潜力;

8.具有外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查阅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振动力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或小论文,金工实习、与应用背景有关的专业认识实习以及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固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动力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0802  机械类

1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是化学、化工和材料学相互交叉结合的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加工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用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培养化学、化工结合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验技能,能在化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科技管理的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

1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在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与管理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9.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该专业培养具有港口工程、航道工程与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科研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在港口、航道、交通、海岸开发和航务工程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20.生物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在辽宁省教育厅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中位列第一。该专业培养适应生物产业发展,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生物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科学阿理,具有生物工程工艺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的高级工程技人才。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设有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

21.功能材料

该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深厚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功能材料设计、合成与制备、性能检测与表征、应用等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技术精英人才。

22.能源化学工程

专业代码:08130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石油加工工程及实验、有机化工工艺、石油炼制工程概论、能源工程概论、合成燃料化学、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评价、合成燃料化工设计、能源转化催化原理、合成燃料工程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相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与制药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在煤炭行业、电力行业、石油石化行业、生物质转化利用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能源化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设计方法及工程技术,具有基本的专业素质;2.掌握清洁能源的制备、存储及其转化的基本技能;3. 掌握能源的清洁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能;4.掌握通过现代技术获得最新科技信息的手段,了解能源工程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一定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5.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23.能源与动力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大连理工大学专业排行榜(辽宁省级特色专业)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在电力系统,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与管理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是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活动、制度、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它主要反映政府管理公共事业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制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时代化进程。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机构的办公和管理工作,包括在文教、体育、卫生、社区、老年事业、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老年产业单位,高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工作。该专业适合公务员岗位。

3.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问题,该专业在原精细化工专业基础上,侧重于化学制药工程,探索药物制备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工业生产的工程技术,包括新工艺、新设备、GMP改造等方面研究、开发、放大、设计、质量控制及优化等。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化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后可到制药工程(或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工作。也适于报考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是化学、化工和材料学相互交叉结合的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加工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应用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培养化学、化工结合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验技能,能在化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科技管理的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

5.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四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

就业方向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人员: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评价、管理和规划等工作;环境工程师:从事环保产品的开发,或进行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教师:担任大中专学校相应专业的教师;公务员:在中央和地方、各工业部委的环境科学研究部门工作。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及公务员。

6.金属材料工程

该专业所开设的主要研究方向:一是高性能金属材料,重点是大幅度提高实际应用量大面广的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二是材料表面工程,以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耐蚀性及赋予其某种功能或美观效果为主;三是超硬材料,以金刚石材料及其铁基触媒剂为主;四是先进纤维材料,以碳纤维材料的原丝及制品为主;五是功能材料,以能量转换(如电-热、声-电等)材料为主;六是生物医用材料,以人体缺损硬组织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为主。

培养目标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通过综合合金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质、质量和寿命,并开发新的材料及工艺。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国内对于一般的金属材料来说,加工技术基本还跟的上,而且对于工业来说主要的还是如何实现工控自动化以尽量节省能源.对特种金属材料研制,尤其在研究所所需的高级工程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仍是十分缺乏的。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7.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学科专业,数学就从两个方向发展着。一方面是纯粹数学。另一方面,应用数学在不断地迅猛发展。在现代,数学不仅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且已成为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数学概念、语言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一些数学原理已成为人们必备知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和状况一般,毕业后可以在中小学进行教师岗位,也可进行软件开发以及在金融公司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处理岗位,也有很多本科生选择升学读研。该专业适合升学考研。

8.信息与计算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方法、程序设计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受到数学和信息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科学研究、教学、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或运筹控制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信息科学、计算数学或运筹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及创新的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计算、信息科学、运筹与控制、计算机软件与应用。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物理学、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值分析、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30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空间解析几何(96学时)、常微分方程(96学时)、概率统计(96学时)、实变函数(96学时)、普通物理(144学时)、大学计算机基础(64学时)、C语言与程序设计(9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96学时)、复变函数(96学时)、数学模型(64学时)、数值分析I(64学时)、数值分析Ⅱ(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64学时)、微分方程数值解法(64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信息论基础(64学时)。

示例二:大学物理(130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时)、数学分析(240学时)、高等代数(1 36学时)、空间解析几何(46学时)、复变函数(46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90学时)、常微分方程(46学时)、实变函数(4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6学时)、泛函分析(46学时)、数值逼近(60学时)、数值代数(60学时)、微分方程数值解(6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9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64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高等代数(144学时)、解析几何(48学时)、复变函数(64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64学时)、常微分方程(56学时)、数学物理方程(48学时)、泛函分析(64学时)、数值分析(80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80学时)、数据库原理与技术(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数学建模(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并行)程序设计与实现。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0702  物理学类

四: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本文邦博尔招生网原创,地址:https://www.hfplg.com/rmzy/19152.html 请勿转载!

  • 姓名:
  • 电话:
  • 地址:
  • 年龄:
  • 分数:
  • 学历:
  •   邦博尔择校老师帮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例
上一篇: 2024东北财经大学专业排行榜 前往列表
下一篇: 2024三江学院专业排行榜 前往首页
 

大连理工大学相关文章

  1. 2022大连理工大学分数线最低是多少(省内+省外)-2023年参考
  2. 大连理工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及位次表(2022-2021)
  3. 大连理工大学学校代码是10141(学校代码)
  4. 大连理工大学全国排名一览表
  5. 大连理工大学有哪些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附名单)
  6. 2024年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多少钱
  7. 大连理工大学是一本吗?(几本大学)
  8. 2024大连理工大学专业排行榜
  9. 2023大连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介绍+办学层次+全国排名)
  10. 大连理工大学什么专业比较好(2023重点特色王牌专业名单汇总)
  11. 大连理工大学是985还是211(大连理工大学)
  12. 大连理工大学艺术类专业有哪些?(艺术类专业)
  13. 2022 大连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大连理工大学历年全国排名)
  14. 大连理工大学是211还是985(大连理工大学)
  15. 2023大连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几名(2024年参考)
  16. 大连理工大学是211吗?
  17. 大连理工大学全国排名及录取分数线
  18. 大连理工大学什么专业好,大连理工大学专业排名
  19. 往年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参考)
  20. 大连理工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2022)
  21. 大连理工大学排名(全国) 大连理工大学在辽宁排名
  22. 大连理工大学是几本?是985和211吗?
  23. 大连理工大学开设哪些专业,大连理工大学招生专业名单汇总-2024参考
  24. 大连理工大学评价怎么样,学校好不好
  25. 大连理工大学好吗?实力如何?
  26. 历年大连理工大学2022全国排名榜(软科+校友会)-2023参考
  27. 大连理工大学是不是双一流大学?
  1. 快速登记
  2. 姓名:
  3. 电话:
  4. 学历: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