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4-01-29 13:41
全国有很多高校,每所高校办学情况都不一样,一所学校创办到被大家了解是需要一定过程,学校有自己的王牌优势专业不失为学生了解的原因,东华大学的特色专业有哪些大家可以多关注。那么东华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学什么专业好?本篇邦博尔小编为大家介绍东华大学的王牌优势专业以及就业方向。
一:东华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24年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日语、应用物理学、环境工程、功能材料、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二:东华大学专业排行榜(国家级特色专业)
注:篇幅有限,以下为部分专业介绍,更多请前往邦博尔招生网模拟志愿填报频道查询!
1.纺织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科学、工程及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掌握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团队精神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在纺织工程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工程技术研发和生产组织管理以及检测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纺织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纺织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能够提出纺织产品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综合考虑公共健康、安全、文化、社会以及环境等因素;能够根据提出的方案进行产品、技术及工艺的设计,并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出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4) 能够基于纺织工程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纺织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能够针对复杂纺织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能够基于纺织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纺织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2.服装设计与工程
培养目标呼应人们在服饰着装方面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立足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本专业培养服务于现代服装产业,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从事服装工程设计、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课程服装专业导论、服装材料、女装款式设计、女装结构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人体工程学、成衣工艺学、针织服装设计、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舒适与功能、服装商务英语等。实践环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强调通过材料性能与结构实验、款式设计实践与样板技术实习、成衣工艺实习等工程技术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学院实验中心建有“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中心”、“服装人体科学研究中心”、“服装CAD/CAM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以及服装缝纫工艺室、特殊缝纫工艺实验室、针织实验室、纺织品物理性能实验室、纤维与纱线性能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织物热湿性能实验室、服装生理学实验室、染织工艺室、摄影室等。
3.轻化工程
轻化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是1951 年建校时设立的,是全国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该专业一级学科历来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具有雄厚学科基础,并体现东华大学纺织特色的专业之一,也是东华大学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之一。该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建有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染整分部)3个重要科研基地;拥有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最齐全的实验仪器设备。学科总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轻化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学科教学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并分别获世界纺织教育、学术界权威组织——英国纺织学会(SDC)和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AATCC)认证,毕业生具有英联邦国家执业资质。该专业拥有上海市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6本,涵盖全部专业核心课程。此外,还与美、英、德、澳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10余所高校建立有密切的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以及合作科研关系。轻化工程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教育部特聘教授领衔的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著名教授和富有献身精神、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科骨干。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培养目标该专业面向国家材料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化人才需求,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知识与基本技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具备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和终身学习能力,富有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高分子专业前沿课程等。实践环节微机上机、工程训练、基础化学实验( 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设计、材料科学实验、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大型材料加工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设计及毕业论文等。专业特色专业前身为1954年著名高分子科学家钱宝钧先生和方柏容先生创建的化学纤维专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分子材料类专业之一。1994年拓宽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09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入选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高级信息管理人才。拥有管理理论基础,具有将信息技术知识和管理业务相融合的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熟知企业信息管理的实践与应用,能从管理角度出发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大数据在管理业务中的应用和分析,能够开发大数据应用软件和进行大数据商务分析;能胜任在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规划、建设、维护和研究工作,或从事企业管理软件开发、信息管理咨询、信息系统分析、审计和评价工作,以及其他需要高级信息人才的岗位。该专业的办学理念是“依托国内著名公司,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发展特色鲜明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有竞争力的学生”。
6.日语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拥有宽厚的日本语言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经济贸易知识与较高口、笔译翻译能力,能在金融、外贸企业、经济贸易、旅游、教育行业,从事翻译、经营、管理、国际文化交流、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日语精读、日语语法、日本近现代文学、日语口译、日本时事听解、汉日-日汉翻译、交替传译综合训练、礼仪与跨文化交际、商务日语、服饰日语、日本经济论、日本企业论(明治大学)、市场营销(明治大学)、日本金融(静冈大学)等。实践环节日语专业设有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外大学生共同研究与实践、任务型国际交流实践日语俱乐部、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小组等实践课程。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学院与东京农工大学、明治大学、静冈大学等友好学校联合,每年选拔、组织学生赴日短期考察,与日本大学生进行共同课题发表、开展任务型的学生国际交流活动。第四学年学生可由系里推荐,在日资企业、期刊社、出版社、外语学校等各类单位实习。2010年日语系学生的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与东京农工大学、明治大学等共同申请的中外大学生共同研究及任务型国际交流活动每年获得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资助和中日双方大学的学分认定。专业特色日语专业获批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综合大学中率先获此殊荣的专业。日语系依照“语言+专业”、“语言+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开设了“日本语言文学”和“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2个专业方向。“日本语言文学”专业方向,注重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5项技能,了解日本文化,具有较强语言交际能力和口、笔译翻译能力的日语专业人才。“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方向,培养既擅长日语又具有国际经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该方向是高校日语专业里为数不多的、经过正式批准而设置的专业方向。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日语专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课程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7.应用物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管理工作的人才。本专业部分毕业生适合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和特定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与技术,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较为系统地掌握物理学和特定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本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有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专利申请等方面的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掌握其他自然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4.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5.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技术管理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活动策划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了解应用物理学相关专业方向的前沿、发展动态、应用前景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经典力学(64学时)、热学(48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48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4学时)、电动力学I(48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I(48学时)、量子力学I(48学时)、分析力学(32学时)、固体物理(64学时)、电工电子技术(电路80学时+模电60学时+数电56学时+实验48学时)、计算物理(56学时)、半导体物理(48学时)、光电子学(64学时)、光电技术及其应用(32学时)。
示例二:普通物理学(力学、热学,80学时)、普通物理学(电磁学,64学时)、普通物理学(光学,56学时)、原子与原子核物理学(56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56学时)、电动力学(56学时)、量子力学(64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4学时)、计算物理(48学时)、模拟电路(40学时)、数字与逻辑电路(4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8学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8学时)、智能仪器原理(40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136学时)、固体物理(51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模拟电路(51学时)、半导体物理(51学时)、热力学统计物理(51学时)、电动力学(68学时)、原子物理(51学时)、数理方法(6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应用物理方向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8.环境工程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需要,依托学校深厚的工科学科优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宽厚,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及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污性染防治等工程设计及环境评价、清洁生产管理和设计、工程运行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课程 除工科类本科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外,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化工原理、环境微生物、建筑概论、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评价学、清洁生产工艺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污染控制、环境工程CAD、土壤污染修复等。实践环节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水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给排水课程设计、环境监测大型实验、化工课程设计、环境评价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9.功能材料
东华大学功能材料专业是教育部支持和鼓励的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相关专业和立项建设的国家特色专业,也是学校举全校之力重点建设的专业。该专业依托学校纺织、材料、化工生物等强势特色学科,下设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三个专业方向。该专业现有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专任教师77人,具有博士学位74人。其中,正教授31人,博导16人,35名教授有国外留学经历,校特聘教授5人,国外兼职特聘教授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东方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2人。该专业以培养高质量的综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招生录取时不分专业方向,学生入学后修读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后,学校通过考核并结合教学资源及学生志愿情况确定学生就读专业方向(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与技术、生物材料、新能源与光电材料)。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扎实,并在功能材料某一领域具有专长、能够在本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毕业要求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2)掌握工科的公共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具备实验设计、实施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3)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
10.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培养目标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在能源转换与高效利用技术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科研、教学、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并且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该专业主要涉及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热能等二次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人工环境、空调制冷等领域的相关科技问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该专业集合了热学、力学、材料、机械制造、环境、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学科的高新技术,是热能、力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培养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能源转换利用和环境保护、空调制冷、新能源开发等领域的研究、设计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学士学位获得者应能成为该领域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
三:东华大学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经过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经从建校之初的一所纺织单科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依法自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为国家、上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