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3-12-13 10:18
高考考试对于每一个省份而言,都有其独立的考试内容和标准,每年的命题也都不尽相同,分数线各个省份也不一样。那么广东高考550分能排名多少?本篇邦博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广东历年550分的高考物理类和历史类在全省位次排名,以及广东高考550分能上的本地大学,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550分在广东省算高吗?能排第几名?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档次表可知: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74092-75242名,同分人数1151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11分(本科批439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81%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4997-15361名,同分人数365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17分(本科批433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4%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2023年广东高考本科批为物理类439分、历史类433分。若是物理类考生,广东省550分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若是历史类考生,广东省550分也已经达到本科批次线了,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规划,挑选一个好院校或者一个好专业!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69974-71207名,同分人数1234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05分(本科批445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2%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2342-12731名,同分人数390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13分(本科批437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3%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历史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18423-18892名,同分人数470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02分(本科批448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3%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物理类:全省排名位次区间为68997-70135名,同分人数1139人,超出本科批分数线118分(本科批432分),已经超出了广东省91%的考生,属于优秀水平。
1、历史类
2024年广东历史类55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广州大学(最低544分),广东财经大学(最低545分),华南农业大学(最低541分),广州中医药大学(最低543分),广东海洋大学(最低544分)。
省外:青岛大学(最低546分),南昌医学院(最低544分),大连交通大学(最低543分),山西中医药大学(最低541分),山东理工大学(最低548分)。
2、物理类
2024年广东物理类550分左右可报考的好大学有(推荐10所):
省内:广州医科大学(最低543分),嘉应学院(最低543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最低543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最低544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最低545分)。
省外:沈阳药科大学(最低548分),浙江理工大学(最低540分),哈尔滨师范大学(最低546分),内蒙古大学(最低543分),西华师范大学(最低540分)。
附:广东高考550分院校推荐
广州大学
2023年广州大学在广东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21分(本科)、物理类453分(本科)。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15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42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263人,具有博士学位1500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4人;外国和国际机构院士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0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各类高层次人才45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329人。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的发展原则,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文社科、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基础学科支撑能力;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集聚工科力量、强化交叉融合,增创和形成新工科优势;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大土木学科群、信息学科群、数字经济与管理学科群、物质科学与装备制造学科群等优势学科群辐射带动,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已进入前3‰。学校位列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91位;US.News2022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世界大学第619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7位;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601-8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5-4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