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更新日期:2024-01-05 09:16
大家在中考后都想进入一所好的高中学校,但要如何选择一所学校、怎么判断一个学校好不好却是大难题。学生不能随便选择,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想象中的好学校具有哪些条件,比如一所好的高中学校应该有着优美适宜的学习环境,优秀的师资和学习管理制度,同学们可以建立自己的标准来择校。
白山巍巍,松水泱泱。自由青华,桃李门墙。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肇基于1950,是中央部委直属高校附属中学,隶属教育部。其前身可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长春三中和松北五省联中。1950年东北师范大学接管长春第三中学,改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首任校长为我国著名教育家陈元晖先生。1960年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72年更名为长春市第66中学,1978年复名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84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现任校长邵志豪博士,党委书记刘丽君博士。
在一代代创业者的开拓下,学校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末被评为“吉林省重点中学”。80年代学校以“实验性、研究型”的办学特色跻身于全国知名重点中学行列,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德育先进校”。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深化素质教育,实施文化管理,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首批“吉林省示范性高中”,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进入新时代,学校秉承“学术、创新、自觉、友善”的办学理念,树立“坚持理想、追求卓越、勇开风气、兼容并包”的附中精神,确立学术型中学的办学方向,先后获得“吉林省模范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文明校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等荣誉称号,为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社会各界输送了近十万优秀人才,被誉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的名片”。
在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提出 “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的指引下,一代代附中人立足学生发展专心从教,着眼教育规律潜心教研,形成了一支才高德馨、名师云集、结构合理的学术型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更积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通过启动“元晖工程”、创办《东北师大附中学报》、“教师学术论坛”、支持专家型教师建设名师工作室等措施,建设学术型教师培养的“12345”工程,不断引领教师学术成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扩展教师教育视野,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家型好老师。
学校深入整合课程资源,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了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课程结构体系。以中国大学先修课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课程;以剑桥大学技能拓展(SDP)、集思堂创新思维训练为代表的国际直通课程;以附中通识课程、博雅学堂课程、学术锤炼课程为代表的多元化校本课程,以及正在搭建的“智慧校园”带来创造性的“互联网+”学习方式变革。这种臻于至善且富有学术性文化的课程体系,充分满足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判断一所学校怎么样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成绩、教学特色、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来判断一所学校到底好不好。同学们都想报考教学质量高以及办学成绩好的学校,这对于同学们以后的三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